中国成语故事中“纸上谈兵”有什么典故吗?能讲讲它的故事吗?

中国成语故事中“纸上谈兵”有什么典故吗?能讲讲它的故事吗?

“纸上谈兵”这个故事由来己久,众所周知赵括是个只会说大话,却把兵带入深沟的罪人,成为千古笑谈。孰不知,赵括失利有他的难处。

中国成语故事中“纸上谈兵”有什么典故吗?能讲讲它的故事吗 - 华夏历史

赵括,兵法理论,口头语言表达可算一流,得到赵王的认可,让他代替名将廉颇统帅三军,与秦军决一死战。谁知秦王使诈,暗中派名将白起与之对垒。但赵括并没怂,指挥将士东挡西杀。苦于战斗力有限,向友军求援,友军却作壁上观,“坐山观虎斗”。无奈,赵括身先士卒,勇猛如虎,尽力拚杀,做到了一个主帅应做的一切,却无力回天,难逃帅死兵灭之劫。

中国成语故事中“纸上谈兵”有什么典故吗?能讲讲它的故事吗 - 华夏历史

总之,无论过程如何曲折动人,但结果却盖棺定论,由其是战争——胜王败冦。赵括落下后世的“说大话达人”称号。

中国成语故事中“纸上谈兵”有什么典故吗?能讲讲它的故事吗 - 华夏历史

赵括纸上谈兵的帽子是摘不掉了。

其实,漫长的秦赵对决的拉锯战中,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留下强悍赵军本来是有机会和秦一绝雌雄的。怎奈,因为小小上党郡,赵慧文王贪婪,昏庸,孟尝君谗言误国。加之赵奢已故,廉颇老矣,无将可用。国力又不允许长期陈重兵据守,赵国只有冒险一博。

换上年轻将领本没有错,赵括也绝非等闲之辈。错就错在他的对手是偷偷换上阵的千年不遇的杀神武安君白起,面对的又是源源不断补给的秦虎狼之兵和赵国上下低估了秦昭襄王不胜不休的战略决心。

长平一战,七国震动,天下大定,从此再也无人可以阻挡秦军东进的步伐,客观上也为七国纷争画上句号,为中国统一进程奠定了基础。

赵括是历史尘埃里的悲剧人物,他身上背着其实不是他一个人的罪与罚。还有那个杀伐时代所有的悲哀,作为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他一人担了所有恶名去。

纸上谈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指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我后文故事就不多说,前面有十几位作者写的都是一样故事。

指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但战国时期没有发明纸张,所谓的兵书应该记载在竹简,木简或者缣帛上。这个成语很可能是后人根据这个故事总结的。

纸上谈兵,不切实际,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为将用兵之道,必需理论实践相结合,孔明挥泪斩马谡,马谡因死背书本,不灵活运用,致街亭失守,自己也丢了性命。

文革时期,"四人帮"横行,大刮共产风,于是便有了养猪大过牛,粮食亩产5000斤的纸上谈兵似的空话。

中国成语故事中“纸上谈兵”有什么典故吗?能讲讲它的故事吗 - 华夏历史

成语纸上谈兵想必世人早就耳熟能详,然而对于它的典故或许就鲜为人知了。

话说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有一小儿名为赵括,自幼熟读兵书,没事还会与父亲切磋几句,总能占据上风。尽管如此,赵奢对其不免有些担心,因为打仗不光凭书上的兵法,关键要靠临阵应变能力,他觉得儿子赵括过于依赖兵书,没有实战经验,将来不上战场还好,一旦被派用兵,必败无疑。后来赵奢去世,秦国派将军白起进犯赵国,当时赵王命老将廉颇为帅加以阻挡,廉颇虽老,可志在千里,他运筹帷幄,采用拖延战术,令秦军粮草殆尽,自动撤退。白起见势,想了一招反间计,命士兵在赵营喊话,说廉颇已老,惧怕出战,不久必败,还是派赵括当统帅。很快这话传到赵王耳里,赵王果真派了赵括出战,虽然遭到多人的劝阻,可赵王决心已定,不日赵括便去军营替换了廉颇。他改变廉颇的策略,完全照搬兵书,一步步跳进白起设计的陷阱里。终于在对战中被乱箭射死,几十万士兵所剩无几,知道大帅已死,纷纷丢械投降,自此赵国一蹶不振,再无翻身之日。

此为纸上谈兵的由来。从中我们可以学到,人要实事求是,不切实际的空谈注定无法获得好的结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故事简短版纸上谈兵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故事简短版纸上谈兵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中国成语故事中“纸上谈兵”有什么典故吗?能讲讲它的故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