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对司马迁的评价?

1、鲁迅在《汉文学史纳要》一书中有专篇介绍司马迁。鲁迅认为:“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司马迁写文章“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因而《史记》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的评价成为《史记》评论中的不朽名言。

2、+++在《为人民服务》文中说:“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对司马迁很佩服,认为“司马迁览潇湘,泛西湖,历昆仑,周览名山大川,而其襟怀乃益广”。

3、郭沫若特别赞赏司马迁的文学才华。他说:“司马迁这位史学大师实在值得我们夸耀,他的一部《史记》不啻是我们中国的一部古代的史诗,或者说它是一部历史小说集也可以。”

1958年郭沫若在为司马祠题写的碑文中对司马迁有“文章旷代雄”、“功业追尼父”的赞语。由此可见,郭沫若认为《史记》的文学成就是极高的。

4、翦伯赞认为司马迁是中国历史学的开山祖师,《史记》是一部以社会为中心的历史。他说:“中国的历史学之成为一种独立的学问,是从西汉起,这种学问之开山祖师是大史学家司马迁。《史记》是中国历史学出发点上一座不朽的纪念碑。”

他还说:“《史记》虽系纪传体,却是一部以社会为中心的历史。”司马迁“几乎注意到历史上社会之每一个阶层,每一个角落,每一方面的动态,而皆予以具体生动的描写。所以我以为,《史记》是中国第一部大规模的社会史”。

透过《史记》,如何评价司马迁?

谢谢邀请。

我们有句话叫“文如其人”,《史记》既然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那么太史公司马迁先生当然更不简单了。

不避皇权,仗义执言。老年汉武帝刘彻在用人上出现问题:在匈奴问题上,他把另外一个外戚推上了前台,就是李广利。按照刘彻的想法,是希望这个小舅子能够继承和发扬“外戚(卫青、霍去病)=名将”的优良传统,继续压制匈奴。很遗憾,如果说卫、霍二人是不世出的天才名将,那么这位李外戚则是一个天才废物,不仅大汉军威在他手里堕落(失败是常态),他还坑了刘彻(最后投降匈奴),而且李陵和司马迁的悲剧也是由他造成。天汉二年(前99年),汉武帝再征匈奴,急于请战、想为祖上(李广)正名的李陵却被安排给李广利搞后勤。李陵谢绝,以五千步兵孤军深入,却不幸兵败身降。刘彻震怒,欲追究李陵之罪,所有人都察言观色,随声附和,唯有司马迁据理力争:首先,李陵人品没问题(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有国士之风);其次,以寡敌众,力竭而降,他已经尽全力了(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輮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转斗千里,矢尽道穷);第三,李陵是投降实属权宜之计(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

名人对司马迁的评价 - 华夏历史

应该说,司马迁的一番分析有理有据,但是他是一个文人,根本不懂政治险恶,他的说辞却不仅讽刺了兵多将广却战败而归的李广利,更间接讽刺了其背后的汉武帝刘彻。于是,不仅李陵被族诛,司马迁也以“欲沮贰师,为陵游说”被定罪为诬罔,接受宫刑。

忍辱负重,铸就“绝唱”。遭受宫刑之后,司马迁的心理压力是极大的,在著名的《报任安书》中他写到:“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因为他知道,行莫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宫刑。他认为自己辱没了祖宗。但是,祖先的荣耀、父亲的嘱托,让他毅然决然地放下羞辱和世俗偏见,投入到《史记》的写作中去。这一点正如他在自己的书中所说“行大义者不拘小节”。而苏轼在《晁错论》也说“古之立大事者 ,不惟有超世之才, 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正是明白身上的责任所在,他才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即所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太史公,一位品行和操守都极其高尚的人!

名人对司马迁的评价 - 华夏历史

《史记》的写作原则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何为“一家之言”?即有自己的独立观点,不被领导意志和大众舆情所左右。从《史记》来看,司马迁不仅做到了,而且他还几乎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秉笔直书的史家。

以后世的部分史家为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司马迁评价的各种历史人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司马迁评价的各种历史人物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名人对司马迁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