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我们的人口问题?
整天发文说人口越来越少,老年人越来多,我早就说过,造成老年人多都是以前的人孩子太生多了,所以造成现在老年人太多的结果,现在人口不少,哪个幼儿园,学校学生不是满满的,江西有的县,个个都生有2个3个4个孩子,:甚至5个的都有,还在说人越来越少,要是不是以前搞计划生育,我可以说地球都会挤的爆炸,老年人会多的无法想象,多想想地球的成受能力,多想想现在的催长剂,假东西多的元因吧,人不少了多替后人想想环境污染带来的疾病与后果吧i
人,既是自然资源的消耗者,也是生产力的创造者,本身也是生产要素的人力资源。我们既不能只看到人是重要的生产资源、可以创造生产力的一个方面,也不能把“人口”看作是资源的消耗者、看作是生产力的负担和包袱。
党的十八大以后,新一届党中央科学决策、敢于担当,对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逐步做出了重大调整,并仍然在探索和不断完善之中。
过去二十年是我们发展最快的二十年,国力迅速增强、人民财富积累速度加快,这与计划生育带来的“人口红利”密不可分。
众所周知,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中后期,是我国人口生育率的一个高峰期。此后,国家提倡计划生育,特别1980年以后政策越来越紧,超生不仅要被罚款,甚至直接“双开”,在严厉的计生政策下,我国人口生育率水平迅速下降。随着六、七年代(共17-18年左右)这一波高峰期出生人口成长为劳动力人口,而新出生的人口(即需要社会抚养的纯消费型人口)减少,给社会发展带来了“人口红利”。
需要注意的是,人口红利是很难持续的。当前,我国人口结构已经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结构不合理,“未富先老”。预计,这一趋势还将继续逐步加重。可能需要持续到本世纪中叶,人口因素的影响才能全部释放完毕。
目前,失独家庭带来的社会问题,养老金缺口问题,独生子女情感脆弱、沟通交际与抗压能力减弱的问题,一旦发生战争兵源不足、影响战斗力的问题……。六、七时代出生的这波人很背时的,等到他们老了的时候,没有足够的人口基数来供养他们,自己的子女可能面临需选择同时供养4个老人、加上他们自己的孩子,真的就是有心也无力。可能将不得不面对更加突出的社会稳定与家庭++道德问题。
中国人口数量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增多的?
谢谢邀请,准确的说中国人口从北宋开始人口大幅度的增长的,这得益于越南占城稻的引进并在江南地区大范围的种植。这使得自东晋以来的中国的经济中心南移得以扎根,并让传统的都城西安洛阳变得无关紧要,此后再也没有机会成为政治中心,这也是南宋后来偏安江南的基础。
到了民国初年,中国人口为四亿五千万,经过军阀内战,人口并没有减少,整个残酷的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直接或间接的死亡人口为三千万,抗战胜利后又迅速得以恢复。
中国由于基本上是300年政权一更迭,所以历朝历代战乱不断,人口时多时少。
例如,西汉末年,人口是2000万上下;到了唐朝,有8000万左右;北宋时第一次过亿,12600万;南宋国土面积变小,人口是8060万;
例如,西汉末年,人口是2000万上下;到了唐朝,有8000万左右;北宋时第一次过亿,12600万;南宋国土面积变小,人口是8060万;
到明代万历年间,人口才有2106万人;而到清代初年,由于杀戮过多,人口已不足2000万。而从顺治十八年到康熙五十年,人口增加到2462万,增加比率不足20%。
中国人口有突破性的增加是在清朝康熙五十一年后。
中国人口有突破性的增加是在清朝康熙五十一年后。
从康熙五十一年起,朝廷出台了个政策,从今后只要添丁加口,永不再加赋。在这之前,朝廷的政策都是添丁入亩,折合进田亩,要收人头税的;而取消人头税,就像现在取消农业税一样,是一个革命性的改革,对人口增长起到了爆发性的推动。所以,到乾隆十四年,全国人口就增加到1亿7749万人,在这30年间增加了7倍。
乾隆四十八年,人口达2亿8403万,接近3亿。
乾隆五十八年,已超过3亿,为3亿746万。
嘉庆十七年,已有3亿6169万人,渐渐接近4亿人口了。
嘉庆十七年,已有3亿6169万人,渐渐接近4亿人口了。
民国以来,经历了内战和抗日战争,所以人口不到5个亿。共和国建国的时候,我们称人口为四万万五千万,那就是4.5亿,就是这个概念。
所以说,康熙五十一年的“人口添丁永不加赋”政策是我们现在人口增长的起点。清朝少数满族人虽然奴役了汉族,但是这一点贡献还是应该承认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从中国历史中看人口问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从中国历史中看人口问题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