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快到了,各地都禁止上山焚烧,应采取什么方式祭祖比较好呢?
多谢老师邀请!
在清明节的时候,扫墓祭祖,焚烧钱纸是禁止不了的。那是古代遗传下来的迷信方式,,如果不烧纸钱,肯定做不到。只能说告诉大家少烧,或者是除非各地商店没有卖,那就必须禁止生产钱纸,就完全没有人烧了。
现在,只有用花祭祖实际是很好的,又很漂亮,美观,气派,大方是最好的选择。
谢谢邀请。我支持政府规定,支持用鲜花祭拜。一是今年疫情特殊情况。二是防火灾。今年我们这里大多数墓地都干燥,不烧纸钱香烛,不燃放烟花爆竹是对的。最近有几个地方扫墓上坟引起大面积森林火灾,那场面真的吓人。对去世的亲人心中有纪念就行了,到墓地看看也应该。但千万不要引起火灾。唯一只有禁火才不会引起火灾。这二十多年来,我都在当防火劝导员,做志愿者。前些年,焚烧纸钱香烛放鞭炮的引起的火灾无数次,有的人根本不听劝,都说不会引起火灾,结果起风一吹。鞭炮乱窜,引燃了周围干枯树枝杂草,根本控制不住。我参加灭火时衣服都烧了。身上还被烧伤过。眉毛胡子,头发都烧了。想起都后怕。今年我们当地社区加强了管控,政府已发布林区禁火令。几天来,扫墓的都很配合,都不烧香烛纸钱,不放鞭炮。文明祭祀。过几天就是清明节了,但愿今年扫墓的人们自觉遵守政策法规,扫墓时不点火。不用火。
谢谢邀请。我支持政府规定,支持用鲜花祭拜。一是今年疫情特殊情况。二是防火灾。今年我们这里大多数墓地都干燥,不烧纸钱香烛,不燃放烟花爆竹是对的。最近有几个地方扫墓上坟引起大面积森林火灾,那场面真的吓人。对去世的亲人心中有纪念就行了,到墓地看看也应该。但千万不要引起火灾。唯一只有禁火才不会引起火灾。这二十多年来,我都在当防火劝导员,做志愿者。前些年,焚烧纸钱香烛放鞭炮的引起的火灾无数次,有的人根本不听劝,都说不会引起火灾,结果起风一吹。鞭炮乱窜,引燃了周围干枯树枝杂草,根本控制不住。我参加灭火时衣服都烧了。身上还被烧伤过。眉毛胡子,头发都烧了。想起都后怕。今年我们当地社区加强了管控,政府已发布林区禁火令。几天来,扫墓的都很配合,都不烧香烛纸钱,不放鞭炮。文明祭祀。过几天就是清明节了,但愿今年扫墓的人们自觉遵守政策法规,扫墓时不点火。不用火。
清明节快到了,各地都禁止上山焚烧,应采取什么方式祭祖好呢?
文/刘亚平
清明节是中国一个古老传统的节日。随着春天的到来,桃红李白,柳绿风轻,万物复苏,人们在清明时节带上祭品踏青郊外,扫墓祭祖,悼亡思怀,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往往连身在外地的人们都会在此时纷纷赶回老家祭祖扫墓。这一万民重视的节日,也得到了国家的体恤,特意为之放了公假,使这一传统文化节日得到了更好的传承。
然而,扫墓祭祖的旧有流行做法是在坟地墓前摆上供品,点烛烧香焚纸钱,以求先祖保佑。这方法烟熏火燎,污染环境,传播迷信不说,还有一个极大的弊端,就是在事后容易残留火种,而春天又是天干物燥、风大易燃的季节,常常因此引起山林火灾的发生,极大地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生命财产的安全隐患,因此近年来各地都在禁止进山焚烧祭祀,提倡绿色环保的文明祭祀。
其实我觉得,清明扫墓祭祖着重于表达人们的追思和缅怀,重要的是亲情的延续,这是内涵,有心则可,心诚则灵。而用什么供品、怎样祭拜不过是一种形式和载体。人们可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祭拜。例如 :一、在墓前摆一捧鲜花黄菊,供一盘水果糕点,奉一盏小酒清茶,或再点对电子香烛,其优雅品味,相信祖先逝者也是很喜欢的。二、网络祭拜。可以手机、电脑为载体,发一些有关陈年旧照片,撰一篇有关先祖逝者的文,写两句悼亡寄意的诗,点一柱心香,抒满腔情怀,也不失为清明祭祀的好方法,尤其是对那些身居外地不能返乡的人来说更是如此。今年清明,我囯还处在疫情特殊时期,人们都宅家抗疫,响应政府号召不大规模集聚扫墓,在网络上进行祭拜就显得更加合理有效了。
其实我觉得,清明扫墓祭祖着重于表达人们的追思和缅怀,重要的是亲情的延续,这是内涵,有心则可,心诚则灵。而用什么供品、怎样祭拜不过是一种形式和载体。人们可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祭拜。例如 :一、在墓前摆一捧鲜花黄菊,供一盘水果糕点,奉一盏小酒清茶,或再点对电子香烛,其优雅品味,相信祖先逝者也是很喜欢的。二、网络祭拜。可以手机、电脑为载体,发一些有关陈年旧照片,撰一篇有关先祖逝者的文,写两句悼亡寄意的诗,点一柱心香,抒满腔情怀,也不失为清明祭祀的好方法,尤其是对那些身居外地不能返乡的人来说更是如此。今年清明,我囯还处在疫情特殊时期,人们都宅家抗疫,响应政府号召不大规模集聚扫墓,在网络上进行祭拜就显得更加合理有效了。
沙沙小观园,我来试试答。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怀念亡去的亲人节日。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弊端多多。烧纸污染环境,在春季风大时更易有火灾发生。
现在提倡的鲜花祭祀方式非常好,也出现了网上祭祀的方式怀念亡去的亲人。可以说我们传统上的许多观念和习惯,都在随着社会的进步,还有科学的发展,可以改变。
但传统的观念和习惯,有时是最难改变的。特别是祭祀亡亲时,传统的观念和习惯,更难一下子去彻底改变。去逝的亡亲,多为父母等长辈,一生辛苦,生养之恩,最让人去要感恩怀念。用传统的方式,含义多,希望已进天堂的亲人,有钱花,有福享,更安好。况且我国依然是农村人口众多,传统上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影响根是很深很深的。要让亿万农民改变过清明节的习惯,一刀切去做太难做好。
不如从思想和文化方式上去教育引导,改变的更有效果,再辅以必要的行政法律规定。过一个更文明,更有意义的清明节,让大多数人从心里去接受,真正认可,最好不过的。
面对西方天空默默怀念一下列祖列宗吧,让他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顺便回想一下长辈在世时我们尽孝了吗?这才是真正的孝心。人死如灯灭再叩多少头都不如长辈活着时尽孝有用。宗祖生前我们尽孝了殆后定会保佑大家平安的。
“清明节”在你的家乡重视吗?有什么讲究和风俗?
谢谢悟空邀请!
"清明节"在你的家乡重视吗?有什么讲究和风俗?
答:我们的家乡"清明节"不算太热闹,但也代代继传。每逢清明节当天扫墓祭挂青,前三后四也很少人去扫墓祭祖!
答:我们的家乡"清明节"不算太热闹,但也代代继传。每逢清明节当天扫墓祭挂青,前三后四也很少人去扫墓祭祖!
清明节是古老的节日,在我们家乡是非常重视的。清明祭祖,主要是为了使人们不要忘记祖先的恩德,懂得感恩。清明节上坟有很多讲究,有专门的仪式。
根据传统风俗习惯,一般清明祭祖都选择在清明日或清明前一个星期,清明前一天寒食节一般不主张上坟,如果没有时间,也可以在清明节后一个星期内完成扫墓。三岁以下的小孩和孕妇,还有身体患病的人禁忌参加扫墓。
扫墓之前,我们要提前准备好祭品,如千张,冥币,纸元宝,纸衣裤,纸鞋(一般有条件的都要提前念诵上经文:比如往生咒等)香烛等。当天还要很早起来准备供品:上菜市场买荤素鱼肉八样菜,豆芽豆腐和长海螺是不能少的,即所谓八碗,连年糕一起九碗,都要象平时吃的一样提前烧好带上山,这些菜在没有上供之前是不能品尝的。黄酒和盛酒用的小酒杯八个,筷子八双,都要准备妥当。
一般上山祭祖,都要选择晴天的上午八点以后,没时间也可以选择下午三点之前,阳气足。上山时带上锄头、畚箕、柴刀、打火机、小桌和供品,就可以出发了。
上山后,先用柴刀把坟前的柴草清理干净,用锄头把不平的地整平一小块,放上桌子。大家把带来的九碗供食排到桌的当中,四周放上小酒杯和筷子,先在每个小酒杯里倒上三分之一杯的酒,间隔一段时间再分三次倒满小酒杯。供桌上的事情完成后,在坟前,先左右各点上一根蜡烛插在地上,再点上三根香,向坟前拜三拜后插在二根蜡烛的中间,然后再在右上方土地菩萨的位置,拿上点燃的香拜上三拜再插在地上。
以上的事情搞好后,通知全部亲人(包括嫁出去的女儿和女婿),都来祖先坟前跪拜三拜,同时口中念念有词作着祈祷,求祖上保佑全家健康发财,子孙兴旺,孩子聪明伶俐等吉利话。祭拜过程要求默默进行,不得乱说话,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哀伤。
酒过三巡以后,就拿锄头畚箕去挖黄土,坟头要连加三次黄土。看到香已燃去三分之二时,全部亲人最后拜上三拜,把酒杯里的酒,全部洒在坟前,那供桌上的长海螺,也全部撒在坟头(意思是“海螺撒坟头,代代建高楼”),最后把带去的千张冥币等全部烧完,检查地上没有火星后,带着打包后的供食,就可以结束下山了。
我们国家非常重视清明节这种传统节日,还专门作了规定。没有祖先的付出,就没有我们美好的今天,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去建设更加辉煌的明天。
我是山东的,清明节我们这里非常非常重视。都会祭奠逝去的亲人。在外工作的人,都会赶回老家参加祭奠活动。一般炒5(单数)个菜,有鸡(大吉大利),有鱼🐠(年年有余),有生菜(生财),有豆腐(都富),还有肉丸子(圆圆满满)。烧火纸,是送钱的意思。后辈们准备好后,到墓上去祭奠。祭奠末尾给逝去的亲人磕头,以示对他们的怀念和感激!清明节这里有出嫁的女儿回娘家参加祭奠的风俗习惯。
清明节祭祖拍照录像是什么心理?
谢邀。
闲来无事,小夫子说道说道。
清明节作为一个既是节日又是节气的特殊日子,又被称为鬼节,是一年里面对已故亲人寄托哀思的最重要的时间。而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并相传至今。
人们在清明节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在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的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但发展到今天,清明祭祖追思先人的含义对于个别人来说越来越淡,随着网络时代网络产品的盛行,很多人平时特爱发朋友圈,去哪里旅游或是看了一篇好文章甚至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都统统扔到朋友圈来刷存在感。
就问题所说的祭祖拍照录像更多的是因为个别人把清明祭祖仅仅当成一种活动来参加。清明祭祖本是寄托思念,但拍照录像则更多的是向他人展示,这是对祖先的不敬,也是个别人自我中心的一种心态体现,说重一点就是个人道德教育的缺失。
言多有失,小夫子就说这些。
感谢邀请!
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现在的人已经缺乏这种思和敬了。而是把它作为一种高调的彰显自己人格的活动,拍个照发个朋友圈是想说明自己很孝?特别是最近还有代扫墓,直播10分钟,一次100元,我不知道这些人的良心都去哪里了,生前不孝,死了也不孝,
作为中华儿女,本应该传承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优良传统,发扬重亲情、重家庭、重孝道的传统美德,而不是把它作为一种仪式,一种摆设。
谢邀!本人平常也喜欢拍照,但清明这天是绝对不拍照的!无论任何事情都是要分场合的!清明忌祖,第一是对逝者的一种思念,像我们这边的风俗来说,平常是非常忌讳经常去逝者坟前的,只有在清明和十月初一这天才能去祭拜一下对亲人的思念!跟亲人阴阳相隔本来就是非常伤心的事情,哪来的心情去拍照! 对于那些在亲人坟前拍照的人来说,无非在表达自己到过此地!发个朋友圈显摆一下!可那些发圈的人却只知道发圈,不知发圈后的效果!又有多少人愿意欣赏你的这种拍摄!这些人平时生活圈肯定也是非常窄!身边没有什么有价值的可拍,所以把对老祖宗扫墓也拿来供人观赏!这真应了一句话,丟了八辈祖宗的脸!
我的微信朋友圈里也收到两个做清明的小视频,不过都是大祭,大祭不是一家一户去祭祖,我们家乡大多是一个自然村一个姓,每个姓都有自己的祠堂和一世祖,所以每年清明的前三天后四天,由长者任选一天祭祖,当天每家每户参加,大人抬猪抬羊敲锣打鼓,小孩手拿五彩旗,几百人的队伍很壮观,这种看是祭祖,但每个人都很开心,没有那种伤心的心情,现在手机方便,视频上传也很自然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清明节习俗视频讲解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清明节习俗视频讲解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