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哪些皇帝的庙号,一看就很有故事?

明思宗,大明的末代皇帝。如今的人们更熟悉他的年号,称呼他为崇祯皇帝。但不太为人们所熟知的是,明思宗这一庙号,奇特之处不仅在于那个意味深长的“思”字。崇祯皇帝的庙号最终以“思宗”沿用后世,这一过程本身就经历了复杂的争论与变迁。

熟悉历史的人们大抵清楚,皇帝的庙号向来是在他身死之后,由他的继承者与大臣们共同商议拟定。但崇祯帝于1644年3月19日殒身于煤山之上时,他的身边别说继承人或是大臣, 连一个像样的护卫也没有。

崇祯皇帝在闯军攻破北京城的当日上吊自尽了,但关于“谁才有资格祭奠烈皇”的争议,在此刻才刚刚开始。

崇祯帝画像

当年五月,远在南方的福王朱由崧被大臣拥立,继承崇祯王位,是为南明弘光帝。

继位之后,为了向天下展示自己乃是大明正统,同时也为了联合清军平定仍在流窜的闯军残部,弘光帝便将先帝庙号定为“思宗”;同时派遣使臣前往北京祭拜先皇,要与清廷共同为崇祯营建陵寝。怎料到了北京,莫说先皇遗体,南明使臣连那颗歪脖子树的面都没见着,当场吃了吴三桂一记闭门羹。南明使臣在清廷众臣面前有些手足无措,此时清廷一大臣倒是义愤填膺地站出来痛斥道:“我朝已经替你们祭过了,葬过了,你们哭什么?祭什么?葬什么?先帝在时,贼来不发兵;先帝死后,拥兵不讨贼,先帝不受你们江南不忠之臣的祭拜!”

这一番驳斥可谓巧妙之际,一则是点明满清八旗入主北京,并非是从大明手中掠夺江山,而是替烈皇复仇;二则指出烈皇被起义军包围时,南方各省按兵不动,是为不忠不孝之臣,不足以号称继承大明正统。清廷如此作态,无疑向天下表明,自己才是为捍卫大明正统而来,南方各省倒成了叛逆了。

你知道哪些中国历史上各朝代皇帝的谥号与庙号?有哪些典故?

中国历史上,从汉朝开始,每个皇帝都有谥号,但是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庙号。庙号的普及,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开始的。在这里先做一个区分:

中国哪些皇帝的庙号,一看就很有故事 - 华夏历史

庙号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直到唐朝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

而谥号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贬之意。谥法有固定用字,如慈惠爱民曰文,克定祸乱曰武,主义行德曰元等,这是美谥;杀戮无辜曰厉,去礼远众曰炀,好祭鬼怪曰灵等 ,这是恶谥;还有表示同情的哀、愍、怀等。

唐以前尤其是汉朝,谥号是对皇帝最重要的评价。但是随着庙号的普及,以及谥法的越来越长,使得谥号越来越流于形式,反倒是庙号逐渐有了一字定好恶的意义。

至于庙号,也有比较固定的用法。比如:

开国皇帝都是太祖武皇帝,第二位君主一般都是太宗文皇帝。

中国哪些皇帝的庙号,一看就很有故事 - 华夏历史

仁宗、圣宗、孝宗、睿宗等皆乃明君贤主;

哲宗、兴宗、成宗是守成之君;

宪宗、宣宗功业不足、有功有过;

中国哪些皇帝的庙号,一看就很有故事 - 华夏历史

宁宗过于懦弱;德宗遭遇动乱被迫逃亡;高宗由盛转衰;

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等好玄虚;文宗文弱无能;武宗偏好武力;度宗、定宗仅是过渡君主,影响不大;

中国哪些皇帝的庙号,一看就很有故事 - 华夏历史

穆宗、光宗在位时间短且作为少;熹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则应用于较为悲情的亡国之君。

中国哪些皇帝的庙号,一看就很有故事 - 华夏历史

说一个最经典的谥号吧:炀。很多人知道这个字就是因为隋炀帝杨广,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陈后主陈叔宝的谥号也是炀,而且是杨广亲赐的。杨广估计做梦都想不到,最后这个谥号也砸到他自己头上了。

中国哪些皇帝的庙号,一看就很有故事 - 华夏历史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青言论史”,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题主太皮了,一个问题想知道这么多答案,采薇连红包都没有。。。。。就答几个比较特别的谥号和庙号吧。

谥号其实就是对皇帝、后妃、大臣生前做一下评价,按照功绩、人品等,给予褒、贬或者同情的称呼,比如文、武、德等。

中国哪些皇帝的庙号,一看就很有故事 - 华夏历史



而庙号是皇帝在太庙中祭祀的称谓,在早期,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庙号的,除非有大功大德之君主才有。

说完庙号和谥号的定义,就很清楚了,这个两个号都是人死后的称呼,在生前是绝不可能的。像康熙大帝里的孝庄自称我孝庄,这是纯属胡编乱造了

中国哪些皇帝的庙号,一看就很有故事 - 华夏历史



首先误解比较深的是刘邦,谥号“高”,庙号太祖,按照正常的习惯来讲应该是汉太祖、汉高帝,流传比较多汉高祖这是把谥号和庙号给混淆了。

中国哪些皇帝的庙号,一看就很有故事 - 华夏历史



而且汉朝的皇帝谥号,自刘邦后,都加了孝字,也就是说,汉武帝刘策,谥号实际是“孝武”,正规的称呼应该是“汉孝武帝”,汉文帝也应该称呼为“汉孝文帝”。

中国哪些皇帝的庙号,一看就很有故事 - 华夏历史



西汉皇帝的庙号,经过东汉确认的只有四个,就是太祖刘邦、太宗汉文帝、世宗汉武帝、中宗汉宣帝,连汉景帝都没混个庙号,可见当时庙号制度之严格。

到了南北朝时期,庙号被玩坏了,史书记载,祖名多滥,就是说庙号为祖的皇帝多如牛毛,在唐代之后,除了亡国之君,一般都有庙号。

中国哪些皇帝的庙号,一看就很有故事 - 华夏历史



比较特别的庙号比如刘备,庙号汉烈祖,谥号昭烈,一定要记得,三国演义里的蜀在历史上国号是汉,继承的是西汉、东汉的遗产,也被称为季汉。有趣的是,曹叡的庙号也“叫烈祖。谥号昭烈的还有后唐的朱邪执宜。

中国哪些皇帝的庙号,一看就很有故事 - 华夏历史



三国还有特别的就是孙权,庙号吴太祖,谥号“大”,应该是历史上唯一谥号大的皇帝,所以孙权可以称为吴大帝,听上去很有霸气的。

中国哪些皇帝的庙号,一看就很有故事 - 华夏历史



王隆,庙号高丽世祖,谥号“威武大王”,是不是很威风。

谥号在唐代就被玩坏了,唐太宗李世民本来谥号为文帝,被他的前妻,也是他的儿媳妇武则天改成了“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武则天又把她二任老公唐高宗的谥号定为“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此后谥号就越来越多了。

中国哪些皇帝的庙号,一看就很有故事 - 华夏历史



到了清朝,谥号被叠加到20来个字,比如孝庄皇后的谥号为“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慈禧太后的谥号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估计没几个人记得全称了,谥号也就成了摆设。

中国哪些皇帝的庙号,一看就很有故事 - 华夏历史



历史上最后一位有官方确定的庙号、谥号的皇帝是光绪帝,庙号德宗、谥号“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宣统帝溥仪死后,虽有民间尊谥号、庙号,但是未得正式确认,故不是正式谥号、庙号。


中国哪些皇帝的庙号,一看就很有故事 - 华夏历史

我是采薇,深度解读历史,欢迎关注。

中国哪些皇帝的庙号,一看就很有故事 - 华夏历史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历史上有多少种庙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历史上有多少种庙号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中国哪些皇帝的庙号 一看就很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