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大年各地农村都有什么习俗?
农村过大年,大年30中午都是要吃鸡蛋汤,下午都要蒸几锅包子,煮一锅咸肉,咸鸭咸鸡,还有腊肠,因为我那里过年基本上都是以减肉为主,年30晚上必须烧一盘红鲤鱼,代表鲤鱼跳龙门,但洗烧好年30晚上不准吃,送完年初正月初三过后那盘鱼才可以给吃掉,这是代表着年年有余
我们那里是在年三十上午贴对联,下午上坟,晚上一家人守岁看联欢晚会,到零点整个世界就开始放起鞭炮来,此起彼伏,连绵不断。新的一年开始了,也就开始下饺子吃了,吃过饺子以后就可以给村里的比自己辈分长的岁数大了长辈拜年去了,一般情况下是没有出五伏的近门一起去,男人一伙,女人一伙,拜年的方式就是磕头。以前是真磕头,现价呢,老人们都不让磕头,主要还是拉呱。老人们呢都拿出花生瓜子给小孩吃。从初二开始就是走亲访友了。
别的地方不是很了解就我家乡说一下吧,最有特点的就是年三十请爷爷娘娘就是自家已故的仙人老祖宗了,挂上竺子,供上三样水果,三大主菜(🐔,🐠 肉,)还有过年必备的炸货初一早晨五六点钟就起床吃完水饺一大家子就去村里有供奉的家里拜年还要磕头[流泪]。初一下午家里的老爷们就把老祖宗送走,算是回家过完年了。
我们祖国这么大,每个地区,每个民族可能习俗都不一样。就拿我们土家族来说吧。
1. 土家族在进入腊月时候就已经开始准备过年的物资,像杀年猪熏腊肉、打糍粑等,腊月二十八就要进行家里的大扫除,叫做洗邋遢。
2.土家族年三十的那一天,吃年饭的时间也有不同。有些是在凌晨12点以后就开始吃年饭。有些是在早上天亮之前吃年饭。我们土家族比较重视早上的那一顿饭。有些民族比较重视三十晚上的那一顿饭,所以叫年夜饭。甚至有些地方是大年初一才叫过年。
3.土家族在年30那一天吃完饭以后,就要给我们已逝去的祖先去烧纸钱、放鞭炮。统称“送亮”。意思就是给祖先送钱让先人也过好年。以示对祖先的感恩、思念和牵挂。
4.土家族在农村过年吃年饭之前会放一挂鞭炮,放鞭炮以后再吃年饭。鞭炮燃烧的碎屑,三十初一是不往外面扫的。因为这代表的是财气,不能往外扫。
5.我们土家族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说大年初一代表是皇帝的日子。大年初二代表文武百官的日子。大年初三代表灶神土地爷的日子。大年初四就代表是老百姓的日子。
6.土家族在过完年以后至正月15元宵节之前这一段日子。就是我们土家族亲戚之间串门拜年的时间。
我们土家族基本的习俗大致就是这些。
从前古人就讲究“敬天敬地”,因此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习俗以及禁忌也不少,经过多年的传承以及摒弃,仍有一部分传统习俗以及禁忌一代代的流传了下来。
就连中国最传统,也最热闹的新年,老一辈也常常会提醒后辈有些禁忌不能触犯,一些传统习俗必须还要有。
一初一说好话,忌打骂孩子
初一这一天不仅不能打骂孩子,因为孩子在这一天被打骂,那么接下来一整年都会挨骂,而且这一天得多说好话,不能说粗语。
二忌打扫,将垃圾扫到门口
打扫工作要在年三十之前完成,过年的那几天忌打扫,初一至初五忌倒垃圾,也不能把垃圾扫到门外,往外倒脏水也不可以,否则家中聚拢的财气全都会被扫掉。
三已婚女子忌初一回娘家
过年这几天,已经外嫁的女子和女婿要回女方娘家,只能选择初二或者初二之后,初一不能回去,只有这样才不会把娘家吃穷。
四忌讨债
过年期间不管是被要债或者是跟人家要债的人在一整年间都会很倒楣,因此忌讳向人讨债,更忌讳被人要债。当然也有说法是“欠债不过年”!所以,如果有朋友为你借出了自己的信任,别忘了在除夕之前,及时归还!
五忌跟还在睡觉的人拜年
年初一如果要外出拜年,忌跟还在睡觉的人拜年,必须得等到对方起床以后才可以,否则会让对方一整年都躺在病床上。
六忌吃鱼头、鱼尾
过年期间,鱼一定是餐桌上必须要有的一道菜,名曰吃了鱼后,“年年有余”。但在吃鱼的时候,应该把鱼头、鱼尾留下来不吃,这样就表示来年不仅有吃有穿,而且还有剩余,日子过得滋润。
七正月不能剃头
正月不能剃头,因为民间有句俗语“正月里剃头,死舅舅”。因此只能过完正月,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才可以开始剃头,而在二月二当天剃的头叫“剃龙头“。
在农村进入腊月,你们都有哪些习俗是必须遵守的?
在农村把农历十二月称作为腊月,这是有历史典故的,也就是说在过去有冬天祭祀的说法,因此被称作腊月。一般在农村进入腊月份,年味就渐渐的浓了,特别对于孩子们在过去是进入了腊月就是欢天喜地,主要是有盼头了,也就是说到了年前年后有好吃的有新衣服穿。但是在农村到底腊月有哪些习俗必须遵守呢?下面简单地列举一下我们这边腊月所遵循的习俗。
再过两天就到了腊月初八了,也就是北方地区做腊八粥的日子,这一天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熬一点粥喝,主要是为了去除寒冷的节气,特别是近两天,北方地区大部分开始出现了大降温的现象,天气特别的寒冷,一旦熬了一碗腊八粥喝了显得非常的温暖。
腊月二十三是当官的人过年的日子,这到这了一天以后当官的人就进入了过年了,但对于农民而言,需要到腊月24才过小年,过小年以后就要准备年货了,而且也逐渐忙碌起来。当然在腊月二十三祭灶的习俗也就是说,这一天晚上灶王爷上天复命,在农村需要进行祭灶,主要给一些糖瓜来堵住灶王爷上天不乱说的习俗。腊月二十四是打扫卫生的日子,也就是说扫房子的日子,几乎家家户户在这一天会把一年最近家里的灰尘扫掉。在腊月二十四下午一般都要到坟上烧纸上坟,主要是为去世的先人送一点纸钱买年货。
豆腐的谐音是福。一旦到了腊月二十五,农民就开始用石磨磨豆子做豆腐吃。当然也有的人会在门上窗户上贴上道服,寓意着迎来新的一年间福气,在农村也叫那福。当然现在农村好多地方流行着在大年三十的下午贴福。
在农村到了腊月二十六以后,就开始有杀年猪杀年羊的习俗,这一天杀了猪羊以后准备过年吃肉,当然多的可以卖给村里的其他的村民并不是说家家户户都有杀羊的习俗,只是在村里有的专门为的猪养是为了过年吃的。对于这种现象在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偏远农村还流行着杀年猪的习俗。
在腊月二十七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开始置办一些年货,主要是通过自己的炸的土油来炸一些丸子、油条、糖果等等之类的好吃的东西,这在过去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去这么做的,但现在基本上到集市上就买了,所以这一天集市上人满为患,非常的热闹。
腊月二十八基本上在农村都会置办一些面食,在过年的几天里食用。有的地方是多蒸馒头,有的地方是多蒸一些年糕点。在我们这里主要是烙煎饼,基本上在这一天都烙好多的煎饼,一般在正月十五以前不会再烙煎饼了。但现在人们都会通过市场上去定制煎饼,并不再自己亲自去烙煎饼了。
农村过年讲究“一不睡,二不扫,三不缝,四不打”,指的是什么呢?
"一不睡,二不扫,三不缝,四不打"说的是农村正月初一风俗习惯,也是禁忌罢了,是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初衷。
- 一不睡
初一早上是不能睡懒觉的,也不能催人起床,都是自觉自愿的。一不睡,就是到一定时间都能不约而同起来!赖床一年来不吉利,会懒懒散散,新年好兆头最好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才行。
- 二不扫
初一早上是不扫地,正月初一是迎财神之日,你扫地会把财神扫地出门的,不顺序。一般来说,在除夕晚上就把房间打扫干净!讲究的人家一直到正月初五日才把垃圾倒到外面去,那叫"送穷″。
- 三不缝
正月初一是不能动针,刀,剪,特别是针是不能用的,挑伤龙眼会害了自己的。初一缝缝补补是不行的,最起码要到初三日才能用。
- 四不打
淘气的孩子欠揍,但正月初一无论如何要憋住怒气,不能打孩子。孩子教育不在乎这一天,打孩子不是好兆头,烦恼的事多着呢!
说到这里,就多说两句,正月初一是迎财神日,忌讳是人们向往美好的生活。正月初一的讲究很多,正月初一,不洗衣服,家里东西不往外拿,水不往外泼,不借钱,不要账,不吉利的话不说,不吃药。总之,处处小心便是。
明天就是大年三十,我们这边已经听了一个多星期的鞭炮声。过年放鞭炮、贴对联在许多农村里似乎怎么也改不掉的习惯。就放烟花鞭炮来说,我还是希望有部门加强禁止,太过于污染空气又不安全。
除了这些习惯,过年还讲究“一不睡,二不扫,三不缝,四不打”。
“不睡”是指大年初一不睡懒觉,不管大年三十晚上多晚睡觉,到了初一早上都要早早起床。我们这里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放鞭炮,谁家越早放鞭炮越光荣。虽然晚睡早起,但到了白天还不能睡午觉,表示这一年都会勤快不懒散。
“不扫”是说大年初一这天不能打扫,传说这天打扫屋子会将财运扫走。就算扫也只能从外面往家里面扫,然后拉圾不能往外倒。这一天大家走亲访友,都是这家拜年那家拜年,客人不断。这种情况下打扫屋子,屋内空气不好,对客人也不礼貌。所以正常情况下也不会在这天打扫屋子。
“不缝”是说年初一这天不能拿针线缝补,据说初一动了针线,会挑了龙筋扎到龙头。在过去男耕女织的年代,针线活是女性日常的手工活。但是像针线或剪刀之类的为利器,容易扎到刺伤。忙碌劳作一年到了大年初一应该好好安安心心休息一天,再刺伤的话就扫了雅兴。
“不打”是说年初一这天不能打骂别人,这一天被别人打骂那么一年都会挨打骂。大年初一穿新衣戴新帽,有得吃有得玩,是一年中最开心快乐的日子。这时动怒必定会坏了好心情也波及身边的其他人。
新一年的开始,也是所有美好愿望的开始。怎么舒心怎么过,一切与快乐无关的事都不要去理会。恭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幸福安康,万事如意!
老家过年也有这个讲究,从初一到初三晚上送年前,是新年开始三天重要日子。[得意]
这三天,一家老小按照一不睡,二不扫,三不缝、四不打的规矩,小心翼翼地过着每一天日子。[可爱]
一不睡:大年初一早晨,全家人要早早起来,换上新衣裳。一则早起表明新年有好的精神状态,二则初一早饭后亲戚、邻居有互相拜年的习俗。起来晚了,登门拜年的人看到,会耻笑这户人家没规矩![呲牙]
二不扫:初一到初三不能用扫帚扫地。因为年三十年夜饭前已经把老祖宗请回家,供奉在外屋,扫地有驱赶老祖宗的嫌疑。所以,农村做饭要烧草,即使灶房地面脏了,也不能动扫帚,只能用松树枝子简单划了一下。[微风]
三不缝:初三送年前不能用针缝纫,也不能动刀、动剪子等利器。据传说这三天动了利器,会影响人的运气和五谷等农作物生长。[尬笑]
四不打:这三天父母不可打孩子。如果这三天打孩子,孩子可能一年不太平,要么生病,要么出其它一些不好的状况。[可怜]
七十年代,家家户户孩子多,总有调皮捣蛋的,平日父母会打顽劣、惹事生非的孩子。[震惊]
往往年前几天,父母就提前反复教训孩子,千叮咛万嘱咐,过年这几天不能惹事。[思考]
农村过年规矩多、仪式感强,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即使贫穷、劳累、艰难……,农家始终传承规矩,保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憧憬!这种精神、骨气,值得人们学习!称颂![赞][玫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新年在农村有哪些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新年在农村有哪些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