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当了楚王之后,是如何报答漂母的,又是如何惩罚让他钻裤裆的流氓的?
漂母饭信和胯下之辱,两个成语生动概括了落魄时期的韩信生存状态。韩信对这两件事情的处理办法,也显示出他独特的价值观和个人的志向抱负。
这两件事在史书中的描述都很简单,至于韩信发达后如何报答漂母,及惩罚羞辱他的流氓,基本出于民间传说,而非正史。
从史书记载的情况看,韩信很可能是一名孤儿,贫穷,只能吃百家饭,到处蹭食。看起来韩信也不够乖巧,时间久了,人人都讨厌他。
亭长相当于现在的村长,南昌亭长,就是一个叫南昌村的村长。韩信曾经在村长家里,一吃就是几个月。村长夫人非常讨厌这件事,又不好意思直接赶他走。就玩了个绝招,早上做完早饭,一家人背着韩信,躲在床上吃。
等韩信到来,一看空空的锅,就明白了怎么回事了,于是一声不吭地离开了村长家里。这个故事还引申出一个成语:昌亭之客,意为寄人篱下的生活。
估计韩信也觉察到了别人的态度,他尽量减少蹭食。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就到城下钓鱼充饥。河边经常有一群漂母浆洗衣物,漂母是一种职业,专门替有钱人家洗衣缝补,很辛苦,收入低微。
有一天,一位漂母见韩信饥饿难忍的样子,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将自己的饭食分给他吃。一连数十天,漂母天天给他带饭,韩信很感动,说:我将来必定对你有重重回报!
漂母一听大怒:男子汉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哪是图你的回报?有人说,漂母是在激励韩信,其实我认为漂母恐怕更多的是怒其不争。正因为如此,漂母才是真正不图回报的救济,她完全是处于本心的悲悯而已。
韩信发达后,回到老家探视了漂母,一次性赠漂母黄金一千斤!这笔钱,放在当时,一个普通人家,至少可以够花几千年!
以上就是正史的记载,在民间传说中,韩信还召见了南昌亭长,只给了一百钱,说他是个好人,但做事有始无终。假如真是如此的话,韩信的心胸有点狭窄,跟后面对待小流氓的处理方式不一致,这个故事不大可信。
还有民间传说,韩信后来认漂母为母,一直跟他生活在一起。其实这些都是后人的美好愿望而已,至于真实情况如何,史书不见记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关于姓冼的历史人物介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关于姓冼的历史人物介绍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