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原产地是哪个国家呢?
如今,中国作为茶树的原产地,已经是作为一项普遍公认的事实。
从神话传说来看,相传5000多年前,神农氏就开始发现并利用茶叶。
而从有明确的文字记载来看,早在秦汉时所成的词书《尔雅·释木篇》中就已经明确的有了对茶叶使用的记载,所谓:“贾,苦荼也”,便是茶最早的古称。
从唐朝开始,中国茶叶就随着贸易往来、文化交流开始往国外传播。
然而到了清末,由于国家积贫积弱,中国作为茶叶原产地的地位竟然也受到了质疑,国际上的主流观点一度认为印度才是茶叶的原产地,而这种荒谬说法的幕后推手,便是英国人。
茶叶竟成了鸦片战争的导火索
说起中国茶叶开始传入英国,一直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
1662年,葡萄牙的凯瑟琳公主嫁与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她的嫁妆中包括221磅红茶及各种精美的中国茶具,而在那个时代,红茶之贵重堪比银子。
因为及其嗜好饮茶,并把喝茶的风气传播到了英国宫廷及上流社会,凯瑟琳公主故被誉为“饮茶皇后”。
所谓上行下效,很快喝茶的风气就普及到了英国民间。据数量统计,到了19世纪,英国至少有三分之二的家庭,就餐时饮用茶叶,平均每人每年至少消费3斤茶叶,英国由于独特地理位置,悬孤欧洲大陆外,因此销往英国的茶叶的价格比欧洲大陆的要贵。
同时,相比于已经开启工业革命的英国,当时还处在自然经济状态下的清朝并不怎么需要英国的工业品。因此,这种不对等的贸易关系导致了英国的白银长期出超。
其实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早在1793年,英国正副就派遣外交官马嘎尔尼率领使团来华,提出希望开辟通商口岸、扩大贸易等请求。
咖啡是怎么变得受欢迎,和茶叶、可可并称为“世界三大饮品”的?
咖啡、茶、可可并称“世界三大饮品”。咖啡大约是在公元6世纪发现于非洲的埃塞俄比亚,传说中是由当地的一位牧羊童在放羊时无意中发现,最初用于行军打仗时的“提神物”使用。随着部落之间的战争以及宗教的传播,咖啡传到了也门。
咖啡成为饮品已过千年。当时人们喝咖啡时,是将咖啡外果皮与咖啡豆一起烘熟后使用热水冲煮,这样也有一定的提神功效。也门人看到了咖啡的巨大前景,于是下令禁止咖啡豆的出口。欧洲人、阿拉伯人通过偷盗将咖啡带到了各自的地区。
咖啡真正开始受欢迎,是在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启蒙运动发生在17-18世纪的一场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的又一次伟大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此时,欧洲各国已经开设了大大小小的咖啡馆,最初的咖啡馆就是带有社交的属性,在这里可以畅所欲言。启蒙,意味着清醒。酒只会让人越喝越沉醉。咖啡能够刺激人的神经,使人处于一种情形亢奋的状态。两者,无缝对接。所以,咖啡成为了一种“新饮品”,代表了新兴思想。对立面自然是酒,代表封建以及教会。此时的咖啡馆成为文人写作、政客商议政治的重要场所。
1773年,美国爆发“波士顿倾茶事件”。原因在于英国对输入美洲殖民地的茶增加税收,引发了当地人的激烈反抗。“波士顿倾茶事件”的发生,让美国人喝咖啡成为了一种“爱国行为”,而放弃喝茶。
自此,欧洲与美国的喝咖啡的文化逐渐建立。经过战争后,咖啡回归本真,成为居家以及社交的饮品,而美国与欧洲也成为全球咖啡饮用量最多的地区。
1971年,在西雅图派克市场诞生了第一家星巴克,以售卖茶叶与新鲜咖啡豆为主。时任星巴克销售主管的舒尔茨先生在意大利看到了意式咖啡后,将其引入了美国在星巴克门店进行售卖。结果大受欢迎,随即星巴克的全球遍布开店,将“新鲜现磨的意式咖啡”带到了世界。
咖啡风靡全球,浦生鲜这就带你去了解下,咖啡背后的这短短800年历史。
咖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世纪,或者更早些有很多关于咖啡首次使用的记录和传说。咖啡豆的原产国(未经驯化)被认为是埃塞俄比亚。
一千多年前的某一天,当地牧羊人Kaldi发现他的山羊群吃了一种未知的小红果后变得异常闹腾,Kaldi也是非常大胆,他竟然亲自尝试了小红果,结果他不但没中毒,还跟羊群一起兴奋地跳舞,精神倍增。从此,咖啡豆的奇效也渐渐传开。
Kaldi一定没有意识到,他发现的就是如今全世界种植最广泛的知名咖啡树品种——阿拉比卡咖啡树。
咖啡收获了第一批粉丝后,粉丝中的某一人就将它从埃塞俄比亚东部带到也门。紧接着又从也门传到印度尼西亚,接着再传到欧洲,后来一株咖啡树被人从欧洲带到马提尼克,很长一段时间里,拉丁美洲几乎所有咖啡都是这棵树的后代。
虽然走过这么多地方,但是不得不说,欧洲简直就是咖啡文化发展的温室。咖啡,彻底虏获了欧洲人。
欧洲人对咖啡有多狂热呢?比如英国妇女拟写了一份反对咖啡的书面请愿书,控诉她们的丈夫因为爱咖啡而忽略了她们。另一边土耳其女士们也跟丈夫们闹离婚,对薄公堂,因为丈夫们禁止她们喝咖啡!
在欧洲人当中,意大利人属于对咖啡最狂热的那一拨,意大利人发明了另一种冲煮方式,创造了意式浓缩咖啡(Espresso),在威尼斯,也诞生了欧洲第一家公开的街头咖啡馆。对于这种喝法,法国人就不太买账了,1680年,一位法国医生把牛奶加到咖啡里作为药品给病人饮用,才发现这种搭配异常和谐,自此人们就开始把奶制品调和在咖啡里。
咖啡的旅行也还在继续,终于有一天它来到了中国。
咖啡第一次以中文的形式出现,是在《四洲志》的译书中,主持翻译这本书的人正是历史课本红人之一的——林则徐。除了戒烟,林老师还致力于传播外来文化。书中介绍了也门将咖啡作为土产出口,而“育奈士迭国”则是进口国。
不过那时候咖啡名字翻译的有些尴尬,一种是“架非豆”,另一种是“加非”。后来还出现过“枷榧”、“高馡”等一系列山寨音译。
能把咖啡名字念对的,还是我们洋饭老司机溥仪。标准的英语发音,从北京到天津,国可亡,咖啡不能停。
另一边鸦片战争后,随着上海开埠,咖啡在租界兴起。一部分上海人民就模仿起了洋人的生活方式,成为中国第一批喝咖啡的人。进入民国后,西风更是进一步东渐,留学生人数大大增加,接触咖啡的中国人越来越多。
而解放以后,标着“上海牌”的红色圆铁罐里装着研磨好的焙炒咖啡,是老上海人的共同记忆。后来,它甚至走出上海一度包揽了全国咖啡馆、宾馆的咖啡,成为了“国民回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关于茶的世界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关于茶的世界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