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邹氏姓的英雄人物吗?

提到姓邹的历史名人,广为熟知的大致有这几位:邹衍、邹忌、邹容、邹韬奋。邹衍,战国时齐国人,思想家、阴阳家,莅临魏国,魏惠王亲自郊迎行宾主之礼;到了赵国,平原君亲自为他侧行撇席;到了燕国,燕昭王为他筑碣石宫。邹忌,大家都读过《邹忌讽齐王纳谏》,后人以其懿行“讽谏”为堂号,是战国时齐国大臣、政治家;提到邹容,必然要提他的《革命军》,《革命军》说理畅达、感情炽烈,传播极为迅速。孙中山称它为“排满最激烈的言论”。鲁迅也说:“倘说影响,则别的千言万语,大概都抵不过浅近直截的‘革命军马前卒’邹容所做的《革命军》。”该书在辛亥革命时期共翻印二十余次,总印数在一百万册以上。邹容可谓是中国的潘恩,而《革命军》一书也可以与《常识》媲美:“霹雳一声,惊数千年之睡狮而起舞,是在革命,是在独立!”

最后说一说邹韬奋,1926年,韬奋以中华职业教育社编辑股主任的身份,接办了职教社的机关刊物《生活》周刊。杂志成为邹韬奋一生的主要奋斗领域。在文化面前即坚持了高雅又接近了大众;在国难面前,敢于揭露现实,抨击反动。他创办主持的杂志不知激励了多少有志青年。《生活》之后有《新生》,抗战前夕有《生活星期刊》,抗战发动后有《抗战》三日刊及《全民抗战》。国内局势转变,《大众生活》又在香港复刊。一刊遭挫折,一刊又起,前仆后继,如缕不绝。这一类刊物的读者最为广泛,学生、教师、店员、学徒、农村青年、工厂职工、公务人员、自由职业者、妇女、士兵、僧道以及贩夫走卒,无不包括。邹韬奋的伟大之处在于知识分子的坚守和勇气,在于黑暗时期为光明的奔走呼号,不是战士胜似战士。

知青下乡的往事,你知道多少?

我们打井队里的三名天津知青

我是1971年7月去巴林右旗打井队上班的。当年巴林右旗隶属于辽宁省昭乌达盟(1969~1979年内蒙古自治区的昭乌达盟划归辽宁省管辖)。1972年3月,打井队又招收一批新的打井工人。其中有三名天津知青,他们都是天津市红桥区人,1969年11月到我们巴林右旗下乡插队落户的。他们的名字分别是樊玉田、邓金铭和翟金柱。他们都是非常能干的小伙子,下乡期间表现好,在农村只呆了两年多一点被就招工了。然而身世相近,命运迥异。

樊玉田,1951年生人,到打井队只工作了一年零两个月,于1973年5月3日下午5时40分,在大板镇给驻军1308部队的教导队院内打井施工中,被大回转钻井机升降绞磨缠住衣袖当场绞死,年仅23岁(已经过了22周岁生日)。定为因工殉职,收录到《巴林右旗水利志》因工殉职人员名单中。

邓金铭,到打井队,先在机组工作两三年,结婚之后,领导们考虑打井队员长期下乡,决定让邓金铭担任了打井队的仓库保管员,这样就不用下乡了。他们夫妻也就不再两地分居了。他的爱人也是他们一起下乡的天津知青,在商业局下属的五金公司当售货员,小两口婚后日子过得很好。1979年知青大返城回了天津。

翟金柱,在打井队工作了五年,结婚后,经本人申请,单位给他上报劳动部门,于1977年从打井队调入百货公司,因为他爱人也是天津知青,后来招工到百货公司。这样两口子调到一个单位。知青大返城,人家小两口没有回天津,继续留在草原小城。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邹姓的故事和历史简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邹姓的故事和历史简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历史上有邹氏姓的英雄人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