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改变历史的偶然性事件?
毛主席险中逃生。
唐代著名相师李淳风曾经说过“王者不死”,这一谶言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地上演着。
1927年9月,毛主席和潘心源,易子义三人,策划组织推动秋收起义,在从安源前往铜鼓县途中的张家坊,被和国民党勾结的保安团丁抓获,这是毛主席一生中唯一一次被捕,但却是十分凶险的一次遭遇。
毛主席的一口湘潭口音引起了团丁的怀疑,要把他押到团部审问,在白色恐怖笼罩的当时,在“宁可错杀一千,不能放过一个”的口号下,如果到了团部,毛主席必定凶多吉少。
好在毛主席随身带了几块大洋,他走在前面时,故意把口袋里的大洋撞得叮当作响,引起了团丁的注意。三十多年后,毛主席回忆这段经历时,说道:普通的团丁都是雇佣兵,我遭到枪决,于他们并没有特别的好处。
所以毛主席打算用钱贿赂团丁,借着途中休息点烟抽的机会,毛主席悄悄地塞给其中一个姓黄的团丁两块大洋,黄团丁得了好处,就放松了对他的看管。
又走了好大一会,来到了一个地方,四处是稻田和杂草丛生的山地,非常利于躲藏。毛主席知道机不可失,就问黄团丁:“黄大哥,此地距离团部还有多远?”团丁回答道:“不远了”。然后把头转向了树林,示意毛主席赶紧逃跑。毛主席心领神会,直奔树林之中,直到看不到毛主席的身影,那位黄大哥才大声喊道“不好了,有人逃跑了”。
毛主席躲进了水塘,借着高高的草丛掩护,团丁虽然几次搜索,有一两次走得离毛主席很近,几乎伸手都能打到他,但他都没有被发现,天黑以后,对方放弃了,离开了水塘,毛主席赶紧翻过山,路上跑丢了鞋子,疲惫不堪,幸亏遇到了一个老农,帮他买了雨伞和鞋子,过了不久又联系上了农民赤卫队。
毛主席安全脱险后发现,潘心源和易子义也趁乱跑了出来,1927年9月9日,毛主席就组织发动了著名的秋收起义,开辟了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道路。如果不是那两块大洋,不是黄团丁见钱眼开,心存善念,如果不是夜色帮了毛主席大忙,恐怕1927年以后的中国历史都得改写。所以多年后毛主席提起此事时还不忘调侃道:还是银子管用啊!
您好,我是瑞瑞说历史,我虽然不能创造历史,但我可以传播历史知识。
虽然说没有人能抵挡历史的大势,但是往往有些谁也无法预测的偶然事件却偏偏改变了历史的走向,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那些改变了时间的偶然事件。
话说在清朝末年,也就是1910的北京发生了一个轰动全国的案件,汪精卫等革命党刺杀摄政王载沣未遂,至于刺杀失败的原因就是因为一泡屎。原来在摄政王载沣每天上朝的必经路上有一座小桥,汪精卫等人想着在桥下埋++然后第二天炸死当朝摄政王,可是就在前一天晚上埋++的时候,附近的居民半夜拉肚子,跑到桥边拉屎发现桥边桥下有人影晃动,拉完屎下去发现有++,便报告当时的清朝警察。警察迅速根据线索抓捕了汪精卫。因为当时的科技没有遥控炸弹,所以只能人工引爆,而这个决定人工引爆炸弹与摄政王同归于尽的正是当时尚未出名的汪精卫。经此汪精卫名声大噪,按理说这种事情应该直接杀掉汪精卫的,可是当时的汪精卫在面对审讯,毫无惧色,甚至大批当朝摄政王的过错,其文采洋洋使得审讯官爱才之心大起,加上当时清政府为了避免民愤不想杀人,于是制判了个终身监禁。后来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亡羊补牢,大赦革命党人,汪精卫由此出狱还参加了南北议和,在日本侵华之前,汪精卫都是国民党里的重要人物。
这次暗杀因为一泡屎失败了,如果没有失败,汪精卫与摄政王同归于尽,可能晚清政府可能就要真正走一条君主立宪制了,就算晚晴政府没有变化,那在抗战爆发后,日本人也很难在中国找到像汪精卫这样如此合适的傀儡政府领导人了。然而一切可能的变化,就因为那天晚上的一泡屎使得这些变化不再存在。
农业在人类史上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自古以来农业就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农业到目前为止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到底有那三个阶段呢?那么现在我来说一说。
第一、原始农业,主要特点是,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利用简陋的生产工具如木棍、石头等,通过一定范围内的共同劳动,获得的农牧产品平均分配以维持极端贫乏的生活。
第二、传统农业。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资产阶级产业革命前的阶段。 主要特点是生产工具为简单的手工工具和铁器生产的农具,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生产技术靠世世代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某些农作物发展成为专门化,出现了商业性的农业区。
第三、现代化农业。18世纪资本主义产业革命至今。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并存),现代化农业是人类与自然将实现协调发展的社会系统。现代化农业是“社会记忆”中第四阶段的文明,是建筑在知识、教育和科技高度发达基础上的文明,强调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石,明确人类社会必须在生态基础上与自然界发生相互作用、共同发展,人类的经济社会才能持续发展。
人类农业发展史大致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原始农业,约7000年左右。二是,传统农业,约3000年左右。三是,现代农业,至今约200年左右。主要特点是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生产采用机器,许多国家实现了“五化”(即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水利化、化肥化),劳动生产率空前提高,出现了专业化(区域专业化、农场经营专业化、产品加工专业化)。农业是立国之本,也是人类生存之本!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6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6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