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春节的习俗有哪些?
习俗有
1、春节当天早晨换上朝鲜族传统服饰——韩服;
2、去长辈居住的地方去拜年,去拜年的时候不能空手去,要买饮料;
3、和长辈一起共进新年第一天的早饭,分享一下过去一年中的酸甜苦辣;
4、吃完早饭之后 可以玩一些打打牌 增进相互之间的感情;
朝鲜族有哪些民俗文化,朝鲜族注意禁忌?
节俗
元日
中老年男子进行拔河比赛,青少年到村外放风筝,中老年妇女掷骰,大姑娘小媳妇则跳跳板;村里的“农乐队”,个个头戴花帽,脸罩假面具,身穿五颜六色的衣服,吹吹打打,翩翩起舞。
上元
上元傍晚,人们纷纷登上高岗,等待望月。据说,谁先看到十五的月亮,这年谁就会交好运。当圆月升起之时,人们围绕篝火一边赏月,一边敲锣打鼓地起舞。望月结束,人们到桥上来回慢步,此谓“走桥”。传说,正月十五走桥,可以治疗腰腿痛病。
燃灯节
用柞木烧成木炭,压成粉末,搀入咸盐,用纸包成香肠状,外面缠上细草绳。到了夜晚,绑在长杆上点燃,便会劈里啪啦作响,放出耀眼的火花。重五与秋夕,男人们进行摔跤比赛,妇女们进行跳板、秋千比赛。
老人节
朝鲜族一直十分重视儿童节。后又设有老人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老人节是阳历8月15日,其他一些朝鲜族聚居区的老人节为阴历9月9日。老人节一到,子女们为父母、长辈做新衣裳,给他们送礼品。老人节的晚上,几代人共餐,向老人戴花敬酒。
婴儿生日节
朝鲜族婴儿一周岁纪念日,是人们十分重视和讲究的节日。婴儿生日到来之际,婴儿的妈妈就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然后给孩子穿上一套精心制作的民族服装(一般男子上着五色丝绸短袄,外加坎肩,女孩上身穿小巧玲珑的短袄,襟垂飘带,下着罗裙),然后把孩子抱到已准备好的生日桌前,让婴儿“过目”专门为他摆设的“涉猎物”。桌子上会摆放一些打糕、糖果、食品、笔、书、小枪等等带有象征意义的东西。客人到齐后,婴儿的妈妈就叫孩子从桌上摆的五花八门的什物中随便拿自己喜欢的中意之物。当孩子伸手从桌子上拿一样东西时,客人们就欢腾起来,说一些祝兴的话。有的地方还有老人给孩子脖子套上一团素白色线的习俗,以示希望孩子像雪白的线团那样做一个洁白的人,能像长长的线那样长命百岁。
朝鲜族有哪些风俗习惯(简单一些的)?
延边的朝鲜族他们的父母都来自北朝鲜,所以说话很土。他们习惯说《呀——呀——呀-》
这个字。
但是韩国人从来不会说《呀——呀——呀-》
他们总喜欢背后说坏话是有名的,一转身在别人面前说你坏话。
还有一部分来自釜山,个高,沉默寡言。居住在延边以外城市(吉林省)
延吉的春节风俗?
与中国其他地方的春节风俗相似,包括贴春联、挂灯笼、走亲访友、包饺子等传统习俗。此外,延吉地区还有一些特有的春节风俗,如在家中做年终大扫除、赐年货给长辈和晚辈、祭祖和神++等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延吉地区还保留着一些朝鲜族的春节传统,比如举行围炉宴、打扇舞等活动。总的来说,延吉的春节风俗是一种继承和发展传统的文化表达。
朝鲜生孩子习俗?
怀孕期习俗
祈求生育的习俗如果在婚后的几年内不生育,夫妇便向“岩圣公”、“弥勒神”、“祖宗神”等神灵祈祷或请巫师跳神,祈求生育。
祈求生儿子的习俗为了生儿子,到河边拣来干净的石头,在自家后院砌筑“七星坛”,每晚深夜向神灵致祭谓之“七星坛祭祀”;给女孩起男性的名字。
期望优生的胎教习俗胎教的形式主要有四:一是在墙上张贴惹人喜爱的娃娃画或好看的花果画。二是经常欣赏优美的音乐。三是禁止孕妇观看杀生,禁止孕妇家里的人做各种不吉利的事情。四是农历正月十五这天“农乐队”到各家门前巡游时,替孕妇家向“成主神”祈祷:“如果赐予儿子则赐予将相之才,如果赐予女儿则赐予贞节烈女。”
2
分娩习俗
过去朝鲜族妇女临近分娩时,掀开炕席铺上稻草或谷草在上面分娩。为了能使孕妇顺利产下婴儿,孕妇临近分娩时每天走出屋外围绕烟囱转几圈;用温水洗头;临产前喝一个生鸡蛋或一碗沏麦芽水;孕妇分娩时丈夫在其身后抱紧腰部助力;孕妇分娩后喝一碗蜂蜜水。
3
产后习俗
朝鲜族妇女分娩后没有趴月子的习惯。过了七八天以后便开始下地做饭。但在三个月以内不吃生冷凉硬饮食,这个期间的饮食主要是米饭和海带汤。
希望婴儿健康的习俗从庆尚道迁来的朝鲜族人生了孩子以后,在门相顶上拉一道稻草“禁绳”。生了男孩在绳子上塞入几个辣椒,生了女孩则塞入海带根和木炭。拉了“禁绳”之后,至少一个星期以内禁止外人出入。用温水给婴儿洗澡。给婴儿起乳名时故意起“牛仔”、“牛棚女”、“粪蛋”、“灶火女”、“石头”等贱名或怪名。婴儿出生后由祖母或外祖母向“产神”致祭,祈求产神奶奶保佑。如果婴儿的鼻子不通气,让孩子的父亲走到产妇分娩前经常通过的小桥跟前,用一根棍子捅几下桥洞子。产妇劳动过程中给婴儿喂奶时,先挤掉一些热奶,而后让婴儿吮吸。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朝族春节初三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朝族春节初三习俗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