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简称?

京剧,又称平剧、京戏等,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各地。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1]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

概括京剧霸王别姬50字?

秦末年,楚汉相争,韩信命李左车诈降楚霸王项羽,命他一进军,韩信在该F设下十面埋伏,楚霸王项羽无耐与爱妃离别,在乌江自刎,使刘邦夺得了天下,建立了汉朝。

霸王别姬这部京戏,成为了京剧中的名剧,流传至今,成为了国粹剧目,受到广大人民喜爱。

霸王别姬”故事,反映的是虞姬和项羽感天动地的爱情;楚霸王英雄末路,虞姬自刎殉情。这悲情一瞬,已定格在中国文学的字里行间,定格在中国戏曲的舞台上,成为中国古典爱情中最经典,最荡气回肠

京剧四郎探母故事内 容?

内容

概括

(杨四郎延辉在宋、辽++滩一战中,被辽掳去,改名木易,与铁镜公主结婚。十五年后,四郎听说六郎挂帅,老母佘太君也押粮草随营同来,不觉动了思亲之情。但战情紧张,无计过关见母,愁闷非常。公主问明隐情,盗取令箭,四郎趁夜混过关去,正遇杨宗保巡营查夜,把四郎当做奸细捉回。六郎见是四哥,亲自松绑,去见母亲等家人,大家悲喜交集,抱头痛哭。只是匆匆一面,又别母而去。)一名《四盘山》,又名《北天门》。此剧是生、旦唱腔成就较高的传统戏之一。《坐宫》是其中一折。

艺术成就

《四郎探母》又名《北天门》,取材于杨家将故事,但情节却与《杨家将演义》有所不同。小说中的杨四郎战败被擒后降辽招亲,是为了伺机报仇。后来果然策应宋军破辽。该剧的作者却在原小说的基础上进行了加工改造,有意淡化战争气氛,重点渲染人物之间的人伦亲情。因而长期以来对此剧褒贬不一。贬之者认为:这出戏同情和美化了“叛国投敌”的杨四郎,宣扬了“叛徒哲学”,有辱杨家将“一门忠烈”的形象,应当否定,甚至禁演;而褒之者认为:杨四郎的“叛徒”罪名,事出有因、查无实据,属于“冤假错案”,应予++。尽管对该剧的思想倾向有不同的评价,但褒贬双方对《四郎探母》的艺术成就都一致公认。该剧结构严谨,情节顺畅,环环相扣,一气呵成。对人物感情的描写,很有深度,在“人情”二字上做足了文章。在两军对阵、剑拔弩张的背景下,身陷异邦的杨四郎夤夜冒着杀身之祸偷跑出关探望母亲。漫长的十五年骨肉离别,短暂的一夜团聚,杨四郎在声声更鼓的催促下,依次与家中亲人相见,说不尽的离愁别恨、思念之情,却又才相聚,又分离。

上海戏剧学院起源?

上海戏剧学院(英文:Shanghai Theatre Academy,英文缩写:STA,简称:上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高等艺术院校,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上海高等学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上海市外国留学生政府奖学金院校。该校为世界戏剧院校联盟、ITI/UNESCO国际表演艺术高等院校联盟成员[1][2]。

上海戏剧学院前身是上海市立实验戏剧学校,1945年12月1日创立。1949年更名为上海市立戏剧专科学校。1952年中国高校院系调整,山东大学艺术系戏剧科、上海行知艺术学校戏剧组、苏南文化教育学院艺教系乐剧组并入,组建中央戏剧学院华东分院(独立办学,独立建制)。1956年正式更名为上海戏剧学院,是国家文化部直属的重点艺术院校。2000年划归上海市人民政府管理,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文化部共建。2002年,原上海师范大学表演艺术学院、上海市戏曲学校、上海市舞蹈学校并入上海戏剧学院[3][4][5]。

据2018年12月该校官网显示,上海戏剧学院共有华山路、莲花路、虹桥路和浦江等四个校区,校园占地35.53公顷,建筑面积24625平方米;设有11个二级教学单位,20个本科专业;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596人,其中在校本科生1801人。截至2016年9月,有专任教师270人[6]。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京剧的起源和历史故事简写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京剧的起源和历史故事简写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概括京剧霸王别姬50字,京剧的起源和历史故事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