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口镇的由来?

要问我们胥口镇“胥口”这个地名的由来,还得从2500年前我们苏州的一位名人伍子胥说起。

伍子胥帮助吴王阖闾整顿军队,打败周边国家,使吴国日益兴盛,因此成了吴国的一大功臣。阖闾死后,由夫差继位。夫差听信奸臣伯嚭的谗言,同时还中了越王勾践的计策,整日吃喝玩乐,怎么也听不进包括伍子胥在内的许多忠臣的劝谏。有一次,夫差正和西施玩乐,白发苍苍的伍子胥又来劝谏,把夫差给惹恼了。为了吴国,伍子胥还是苦口婆心地劝说夫差。荒淫误国的夫差竟然丢给伍子胥一把“属镂”剑,逼着伍子胥自尽。伍子胥感到说服夫差已经无望,吴国不久必将灭亡。于是他在临死前对手下的人说道:“我身为吴国之臣,生不能为国尽忠,死后你们要把我的头挂在城门口,我要看看越王勾践的大军,怎样从我的眼皮底下经过,不然,我是死也不会瞑目的!”后来,越王的大军果然兵临城下,吴国岌岌可危。这时,挂在城门上的伍子胥的头颅突然胀得几乎有车轮那么大,两眼发光,须发怒张,吓得敌军不敢近前。敌军只得改道从东门(现在苏州的葑门)进城。吴国从此就灭亡了。据说,伍子胥死后,夫差叫人把伍子胥的尸体装入布袋抛到河里。尸体一直漂到了太湖口,当地的百姓对他都十分敬重,把他的尸体打捞上来,埋在了河岸边。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吴国的功臣,把挂伍子胥头颅的城门叫“胥门”,把投尸体的河叫“胥江”,把胥江到太湖的入口处称为“胥口”。因此,我们这个小镇的名字已经有了悠悠2500年的历史,它的名字是与一位功臣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根据孙应春、袁震的民间故事改编)

伍子胥简介?

伍子胥,春秋时期楚国人。吴国大夫,著名的谋略家、军事家。今湖北监利县人,也有人说是安徽全椒县人。

扩展资料1:

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员(一作芸,又有地方称作贠(yún)),字子胥,楚国人,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以封于申,也称申胥。

伍子胥之父伍奢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费无极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是姑苏城(今苏州)的营造者,至今苏州有胥门。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协同孙武带兵攻入楚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吴国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谋,西破强楚、北败徐、鲁、齐,成为诸侯一霸。

伍子胥曾多次劝谏吴王夫差杀勾践,夫差不听。夫差急于进图中原,率大军攻齐,伍子胥再度劝谏夫差暂不攻齐而先灭越,遭拒。夫差听信太宰伯嚭谗言,称伍子胥阴谋倚托齐国反吴,派人送一把宝剑给伍子胥,令其自杀。伍子胥自杀前对门客说:“请将我的眼睛挖出置于东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灭亡。”伍子胥死后九年,吴国为越国所灭。

扩展资料2:

端午起源

由于伍子胥尸沉于钱塘江之事比屈原投江为早,有些文献则认为,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与伍子胥有关,而非屈原,如划龙舟 与食粽子。

关于端午节的来源,从古到今,有着多种说法,除了伍子胥、屈原和曹娥等人物纪念说,还有龙节、蓄兰沐浴等说法。上古时期生活在黄河流域一带的华夏族先人以龙为部落标志,伏羲、女娲、轩辕等人都是龙族著名领袖,后人自称龙子龙孙、龙的传人,每年五月五日,举行盛大的龙祭,叫做端午节。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苏州的胥门哪位历史人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苏州的胥门哪位历史人物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伍子胥简介,苏州的胥门哪位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