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月的来历和风俗?

农历十一月又叫冬月,因为二十四节气的冬至节气常在此月,使用又叫冬月或冬至月。这个时节,正是冬寒料峭的时候,一起来了解一下冬月的来历和风俗吧,十一月为冬季的第二个月,民间称作仲冬、葭月、冬月、龙潜月等,跟我们一起看看吧!

冬月的来历

农历十一月为“冬月”,一年十二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的话,又称“子月”称“建子”;
据《封禅书》载:“黄帝得宝鼎神策,是岁己酉,朔旦冬至,得天之纪,终而复始。”这就是说在黄帝时便以冬至为元旦(朔旦)了,不只是“沿袭”周代(“姬家”)“建子春”,冬至曾是“年”(“岁首”“元旦”)已是由来已久,后来“冬至大如年”的由来原是因为“冬至曾是年”。冬至习俗原是周代年俗的残余。但随着年代日益久远,及历法的变迁,冬至节曾是年节已逐步被淡忘。

冬月的风俗

1、祭祀

古时冬月天子要亲率群臣迎接冬气,在民间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以时令佳品向祖灵祭祀,祈求上天赐给来岁的丰年。

2、吃饺子

冬月,各式各样的饺子卖得很火。一来改善一下生活,而“好吃不过饺子”;二来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冬月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

3、酿黄酒

冬月开始酿黄酒,是绍兴传统的酿酒风俗。冬季水体清冽、气温低,可有效抑制杂菌繁育,又能使酒在低温长时间发酵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风味,是酿酒发酵最适合的季节。因此绍兴人把从冬月开始到第二年立春这段最适合做黄酒的时间称为“冬酿”,祈求福祉。

冬天节气的顺序?

冬季按照时间顺序有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个节气,具体如下:

1、立冬:太阳位于黄经225度,11月7-8日交节。立冬之日水始冰,又五日地始冻,又五日雉入大水为蜃。“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立冬之日,水始冰,地始冻”。

2、小雪:太阳位于黄经240度,11月22-23日交节。小雪之日虹藏不见,又五日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又五日闭塞而成冬。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雪是寒冷天气的产物。

3、大雪太阳位于黄经255度,12月6-8日交节。大雪之日鹖旦不鸣,又五日虎始交,又五日荔挺生。“大雪”表明这时降雪开始大起来了。地面积雪三、五年难见到一次。

4、冬至太阳位于黄经270度,12月21-23日交节。冬至之日蚯蚓结,又五日麋角解,又五日水泉动。冬至是按天文划分的节气,这天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过了冬至,虽昼渐长夜渐短,但短期内仍是昼短夜长,地面每天吸收的热量还是比散失少,故气温并没有立即回升之势。

5、小寒太阳位于黄经285度,1月5-7日交节。小寒之日雁北乡,又五日鹊始巢,又五日雉始鸲。寒即寒冷,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俗话说,“冷在三九”。“三九”多在1月9日至17日,也恰在小寒节气内。

6、大寒太阳位于黄经300度,1月20-21日交节。大寒之日鸡使乳,又五日鹫鸟厉疾,又五日水泽腹坚。同小寒一样,大寒也是表征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小寒大寒,冷成一团”的谚话,说明大寒节气也是一年中的寒冷时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冬天习俗的简笔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冬天习俗的简笔画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冬月的来历和风俗 冬天习俗的简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