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书大家有哪些?
大篆代表人物有王友谊、刘兴、冯宝麟、王镛。小篆代表人物有李斯(小篆的鼻祖)、李阳冰、吴昌硕、吴熙载、陆维钊、杨沂孙、邓石如、赵之谦。 篆书简介: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年历史,是传世最早的可识文字,主要用于占卜。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起笔有方笔、圆笔,也有尖笔,手笔“悬针”较多。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均匀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
清代的篆书名家有哪些?
邓石如(1743一1805) ,清代篆刻家、书法家。原名琰,又字顽伯,别号完白山人、笈游道人,安徽怀宁人。
❖ 赵之谦从事篆刻活动所处的时代,是正当浙派影响 仍然很大,邓石如派在吴熙载的传承下,方兴未艾 之际。这时,清代的金石学已到了极盛,各种参考 资料众多,为他提供了优越条件。在这科况下,他 凭借自己的才力,上下求索,终于开拓了自己的路 子,取得了成就。
03
吴昌硕,字昌硕,别号缶庐、苦铁等,汉族,浙江安吉人。中国近、现代书画艺术发展过渡时期的关键人物,“诗、书、画、印”四绝的一代宗师,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与任伯年、赵之谦、虚谷齐名为“清末海派四大家”。
赵之琛(1781-1852年),字次闲,一字献父。赵氏以峻峭的用刀风格将浙派的特征推向极致。赵氏一生创作甚丰,印式变化多样,巧中求趣,张扬了丁敬的传统。后期作品刀法、章法渐趋程式倾向。
05
陈鸿寿(1768一1822)清代篆刻家,书昼家,制陶家.字子恭号曼生,又号曼公,别号种榆道人,夹谷亭长,浙江钱塘(今杭州)人.陈士播孙.仁宗嘉庆六年(1801)拔贡,官淮安同知.篆刻继杭郡四名家丁敬,奚冈,黄易,蒋仁.取法秦汉,擅切刀,纵肆爽利,浙中人多宗之,并对后来取法浙派者影响颇深.为西冷八人家之一.
06
丁敬对入印文字颇有研究。他针对明代以来印人用字都以《说文解字》为范字,使印人在印章的配篆上受到了很大局限,大胆地提出“《说文》篆刻自分驰”(丁敬诗)的观点,明确指出篆刻用字不要受到《说文解字》的束缚,他认为《说文解字》是论字源的书,篆刻属于艺术,《说文解字》中的文字不是现成可用来入印的,提倡不要墨守陈规,他的这一思想对篆刻入印文字确立了一个新范围,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篆刻家的印章布局的思路和创作手法。
关于汉字历史名人?
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历史悠久,据说是仓颉创造的。仓颉生于炎帝神农氏政权帝承二十六年(公元前四六六六年),其父系为伏羲氏,母系为史皇氏。仓颉的母亲是史皇氏部落的一位女首领,名侯冈,为伏羲女娲后裔,其先祖是燧人弇兹氏。史皇氏侯冈感应天地灵气,在洛水衙邑(今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东南)生下了仓颉。
据《黄氏逸书考》辑《春秋元命苞》记载 : 仓帝史皇氏,名颉,姓侯冈……生而能书。及受河图录字,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通鉴外记》上说 :‘仓颉见鸟兽之迹,体类像形而制字。《北堂书钞》卷七引《随巢子》说 : 史皇(仓颉的别称)产而能书。《河图玉版》也记载道 : 仓颉为帝南巡,登阳虚之山,临于元扈洛汭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之。从这些文献中可以看出,仓颉天生就是神童,生而知之,所以后来他才发明了文字。今天的洛宁县兴华乡西北仍留有仓颉造字台,是后人为纪念仓颉帝而建造的。
史上有很多关于“河图”、“洛书”的记载,但其中大部分为夏、商、周历代开国君王假借天命托古而伪造。仓颉所见的洛书应该是燧人弇兹氏所创造的原始洛书,其书完全由上古文字符号“O”和“0”构成。“O”代表天,为阳,“0”代表地,为阴。虽然全书都是一些简单的符号,但它融入了天文、地理、数学、玄学为一体,内涵丰富,高深莫测。
仓颉是个很聪明的人,他对洛书上的符号文字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吸纳了部分从民间搜集来的图画文字,从而创立了独特的像形文字,后来,仓颉还将像形文字作为本族的正统文字,炎帝神农氏的四任帝姜明听说后十分气愤,认为他忤逆祖宗大逆不道,便派军队去征讨。仓颉亲率本族迎战,并击败了炎帝神农氏的军队,之后,仓颉又率族众反击,一路东征,攻占了黄河以北的部分地区(今豫北地区),随后以阳武为都,自立为帝,号仓帝。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历史人物小篆大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历史人物小篆大全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