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樊的由来?
樊姓发祥于河南。春秋战国时,樊姓氏族以此为源,北入山西,东到山东,南迁湖北、江苏,西徙陕西,与当地氏族世代共处,人口221万,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七。
人口分布
樊氏是一个历史悠久、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零七位,人口120多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93%。
樊氏起源是什么?
1出自姬姓:乃周文王之后。据《元和姓纂》和《通志·氏族略》等所载,周文王子虞仲有支孙名仲山甫,宣王封仲山甫于樊(今河南济源),后世子孙以邑为氏。
出自子姓:乃成汤王之后。据《左传》和《通志·氏族略》所载,汤王的后裔子孙,有陶、施、樊、繁等七大族,称为殷民七族,中有樊姓。周时,殷民七族归齐管辖。
樊姓是黄帝还是炎帝的子孙?
黄帝
樊姓始祖是轩辕黄帝的七世孙名樊,已经有四千多年历史。
樊姓,中国姓氏,一出于姬姓,一出于子姓,以国为氏,是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零二位的姓氏。樊姓发祥于河南。春秋战国时,樊姓氏族以此为源,北入山西,东到山东,南迁湖北、江苏,西徙陕西,与当地氏族世代共处,人口221万,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七。著名人物有西汉大将军、左丞相樊哙、唐代巾帼英雄樊梨花。
樊姓是黄帝的子孙。
樊姓起源于姬姓,形成于西周。黄帝是姬姓部落的始祖,号轩辕氏。
而樊姓是从姬姓产生的。姬姓传至周太王之玄孙虞仲支孙仲山甫被周宣王赐封到周成王的都城洛阳管辖的河南济源西南建立樊国,其后有樊姓起源于仲山甫的一支。
樊姓的始祖是谁?
樊氏先祖樊子迟,孔子七十二贤之一。苏州文庙现有其碑像。
樊子迟(前505年-前454年),名须,字子迟。春秋末年鲁国人。击齐有功,是孔子晚年的得意门生、七十二贤++中较有影响的一位。樊子迟勤学好问,勇武有力,悯农重农。后同闵子骞和宓子贱一起来棠邑设坛办学。鲁悼公十四年(前454年)卒,葬于故居西南一里许的济水北岸,即今鱼台县武台村。其五世孙樊於期,七世孙樊哙均为古代名将。
仲山甫,一作仲山父。周太王古公亶父的后裔,虽家世显赫,但本人却是一介平民。早年务农经商,在农人和工商业者中部有很高威望。
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受举荐入王室,任卿士(相当于后世的宰相),位居百官之首,封地为樊,从此以樊为姓,为樊姓始祖,所以又叫“樊仲山甫”、“樊仲山”、“樊穆仲”。
樊这个姓在百家姓排第几?是怎么来的?
历代《百家姓》,可见樊姓定位的表述:如汉代《百家姓》,又叫《姓氏三字经》,收录200个姓,其中有“……屈宗淡,樊爱君……”句,居168位;宋代《百家姓》搜集468姓中,有“……高夏蔡田,樊胡凌霍……”句,居157位;明代《皇明千家姓》收录1968姓中,有“……戴邭滑顿,沈樊沮漆……”句,当代新编《百家姓》128句,每句4字,其中第26句写道“樊兰殷宠”,居101位。综观历代《百家姓》,可以探求樊姓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发展变化的趋势是健康的、向上的、日趋繁荣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樊姓氏的来源和历史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樊姓氏的来源和历史故事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