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1986国内人口迁移的原因?
1949一1986国内人口迁移原因
1、国家工业化。1949年后特别是“一化三改造”完成后,国家加大了建设现代大工业的步伐,苏联又援助我们156个项目,随着工业化进程发展,中国人口出现了第一次大迁徙。
2、三线建设。为了实施“备战备荒为人民”国策,国家决定将一批大专院校和国防企业迁移西部地区,建设大三线成为整个上世纪6、70年代的重要任务。为此,中国人口出现第二次大迁徙。
3、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启动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深圳、珠海等特区的建设吸引大量的中西部人口前往珠江三角洲,“农民工”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新的名词,这直接导致了中国人的第三次人口迁移。
历史上我国大规模人口迁移有哪些?
我国人口最初生活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秦汉以来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原因,不断迁移,使人重心和经济重心不断南移。较大规模集中的人口迁移有:
(1)”永嘉丧乱”时期:发生在西晋永嘉年间,腐朽的统治者对各族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从而使黄河流域广大人民流离失所,被迫大规模迁移到江淮流域(主要流入江苏、安徽、湖北、四川等地)。这次南迁人口约90万,使秦汉以来人口分布显著的北多南少格局开始发生变化,南方人口得到较快增加,促进了南方经济的迅速发展,这是中国人口分布重心向长江流域转移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2)“安史之乱”时期:发生在唐代,约有100万人南迁,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分布以黄河流域为重心的格局,我国南北人口分布比例第一次达到均衡。
(3)“靖康之乱”时期:发生在北宋,1125年金灭辽开始南下攻打北宋,黄河流域成为主要战场,每次大的战争都造成黄河流域大量居民向长江流域迁移,主要迁入浙江、江苏、湖北、四川,这是北宋末年人口迁移规模最大的阶段。
(4)“金完颜亮南侵”时期:1161年金撕毁了与宋的和约,大举南侵,淮河流域成为主要战场,迫使淮河流域的居民南迁到长江流域,主要迁入浙江、江苏、湖南、江西等地。
(5)“蒙古兵南侵”时期:忽必烈登上汗位后,于1273年出动大批蒙古兵南侵,发动了消灭南宋的战争,主要战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当地居民为躲避战乱大量向珠江流域迁徙,主要迁入广东、广西和福建等地。
经过以上的人口迁移,使得南方人口大大超过了北方人口,我国南方成为全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同时也使长江流域以南地区的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可以说完成了我国人口重心、文化重心自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的转移。
中国历史上三次人口南迁的起因、意义?
起因:
1、永嘉之乱:包括五胡乱华、八王之乱、五代十六国。北方地区连年战乱造成这期间造成大量++南迁。意义:这次南迁使北方的汉文化和南方的少数民族融合,也促进南方经济发展。
2、唐末藩镇割据:地方势力过大,造成了北方的连年征战,北方为各少数民族政权所控制,++不堪忍受,又纷纷南逃。意义:这次人口大迁徙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地里分布的格局,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北方地区,中国人口地理分区的中心首次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
3、靖康之难:靖康二年金攻陷卞京,徽、钦二宗被俘,北宋覆亡,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靖康之变。北方广大沦陷区的人民不堪忍受金的统治被迫举族迁移。
意义:
南方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和大量尚未垦种的可耕地,吸引了各地人民,南方经济发展迅猛,经济发展水平,空前提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历史上人口迁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历史上人口迁出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