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与炎帝的父母?
说起华夏民族,人们都以“炎黄子孙”为称,于是把炎黄二帝当作了人文始祖。再往前追溯,伏羲也被称为中华上古人文始祖。为何会这样呢,只因为后代伏羲氏部落首领太昊,娶了少典氏为妃,名附宝。生下的三子正是轩辕黄帝、神农炎帝、公孙勗xù。而后黄帝、炎帝是在自己的居住地逐级建立了自己的部落。
只因为轩辕黄帝、神农炎帝开创了华夏文明的基础,他们与先祖伏羲一起列为“三皇”。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本文对“三皇五帝”的认定,采自普遍的观点,即三皇——伏羲、轩辕黄帝、神农炎帝;五帝——少昊、颛顼(zhuān xū)、帝喾(kù)、尧、舜。接下来我们就说说华夏民族的姓氏问题,据专家观点,这些姓都从姬姓、姜姓而来,其实就是从黄帝和炎帝而来的。那么为什么是这两个姓呢?这还需要从炎黄二帝的出生说起。
首先是炎帝神农,据说他是太昊和附宝在华庭游玩,后怀孕,生下了神农。传言他三天能言,五天能走,到了五岁便对地里生长的植物感兴趣。可是因为长相太丑,据说是“牛首人身”,就是脸面很难看像牛那样。加之他的脾气暴躁,惹的少典一点也不喜爱,就命他在姜水河边居住了,后来长大便以“姜”为姓,名字叫“姜炎”。
黄帝轩辕,据说是少典附宝有次在野外,遇到了电闪雷鸣的天气,恰好附宝周身被电光缠绕,号大一会才绕北斗而去。最后的结果就是附宝怀孕了,怀胎25个月才生下黄帝。当时生下黄帝后,母亲附宝就和他一起生活在一条河的旁边,只因为附宝的容貌太好看了,被人们称为“美姬”,人们常在河边看到她,后来就称这条河为“姬水”了。至此黄帝便以姬为姓了。
中华贤母园的故事背景?
中华贤母园是以陶母、岳母乃至欧母地方属性为依托,以贤母文化为载体,以文化产业为目标,构建集文化展示、 生态休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寓教于乐、寓教于游的贤母文化主题公园。整个园区将作为爱国主义、廉政爱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贤母文化等教育基地和母爱文化研究基地。主体工程 包括:“一门”(母爱之门)“一塑”(中华贤母主题雕塑),“一道”(仁爱台阶),“两路”(思贤路、怀恩路),“三场”(入口广场、爱心广场、景区停车场),“四馆”(母范天 下主题馆中华贤母文化博物馆、陶母馆、岳母馆、金戈铁马苑)。
东晋开国元勋陶侃母亲湛氏,三国赤乌五年(公元242年)生于豫章新淦,15岁嫁给吴国扬武将军、柴桑侯陶丹为 妾,16岁生子陶侃。丈夫去世后,陶母湛氏以纺织谋生,并悉心教育儿子,有截发延宾、封坛退鲊等事迹流传于世。东晋永嘉二年(公元308年)殁于江夏(今武昌),归葬于故里寻(浔)阳 鹤问湖畔牛眠地,被誉为中国传统“四大贤母”之一。陶然园中分别介绍了陶母教子典故,历代赞誉以及陶侃从出身贫寒逐步成长为荣登三公、位极人臣的艰辛历程。同时,还介绍了浔阳陶 氏家族在促进庐山佛教、寻(浔)阳文化以至兴盛江右文风所作的巨大贡献。为增加趣味性,还利用多媒体形式,展示惜阴书院、陶氏部分家庭合影、模拟纺织、晋代服饰及其试衣镜留影等 。
岳飞母亲姚氏,生于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在国家危亡之际,励子从戎,为岳飞刺字“尽忠报国”。绍兴二年 (公元1132年)随岳家军至江州(今九江),被岳飞安置在庐山石门涧口岳家市的“岳氏名园”中居住。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病逝于鄂州(今武昌),宋高宗赐葬于江州株岭山麓陈家垅 (今九江县城南)。被誉为中国传统“四大贤母”之一。“岳母馆”展示了岳家市、岳氏名园及岳母后裔的相关文史资料与部分实物,介绍了岳母生平事迹和教子故事,通过多种艺术场景和 多媒体,再现了当年的历史情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岳氏有哪些历史故事名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岳氏有哪些历史故事名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