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小故事?

曾国藩是中国晚清时期的一位重要官员和思想家,他的一生有很多小故事,以下是其中几个:

1.曾国藩小时候比较笨,有一天晚上,他在家读书,一篇文章重复朗读了很多遍,还是没能背下来。这时候,家里来了一个小偷,潜伏在屋檐下,希望等曾国藩睡觉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曾国藩去睡觉,还是翻来覆去地读那篇文章。小偷实在忍不住了,跳出来说:“你这种水平还读什么书?”然后将那篇文章背诵了一遍,扬长而去。

2.曾国藩曾经在岳麓书院求学,有一位同窗性格比较浮躁,总是静不下心来读书。曾国藩就想了一个办法,他约这位同窗每天去固定的地点一起读书,互相监督。刚开始,两人都能按时到达,可是没过几天,那位同窗就开始迟到了。曾国藩没有说什么,只是每天坚持按时到达,不管那位同窗是否来。这样过了一段时间,那位同窗终于被曾国藩的毅力所感动,也开始每天按时到达,认真读书。

3.曾国藩曾经在朝中担任要职,有一次,他的一位下属犯了错误,按照规定应该受到惩罚。可是这位下属是曾国藩的亲信,曾国藩很为难。最后,他决定按照规定惩罚这位下属,并且在朝上主动承担了责任。这件事情让曾国藩在朝中赢得了很高的声誉,也让他的下属对他更加敬重。

4.曾国藩非常注重家庭教育,他曾经写信给自己的儿子,告诫他要勤奋读书,不要骄傲自满。他还经常给儿子写信,讲述自己的人生经验和为人处世的道理。他的儿子后来也成为了一位杰出的官员和思想家。

曾国藩家风家训故事?

曾国藩,中国近代史上绕不开的人物。

他是晚清重臣,湘军的创建者和统帅,一代封疆大吏;他也是洋务运动的倡导者,与李鸿章等人一起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这样一位对中国历史有着巨大影响力的人物,史学界和公众对他的评价是多样化的,有关他的争议从未停止过,但他治家与教子的理念却一直被大家所赞赏和学习。

曾国藩曾经多次与其弟曾国潢提及“六尺巷”的故事。清朝康熙年间,时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的张英,老家安徽桐城的宅子与吴家为邻,两家院落之间有条巷子,供双方出入使用。后来吴家要建新房,想占这条路,张家人不同意,双方争执不下。这时,张家人一气之下写封信给张英,要求他出面解决。

张英看了信后,认为应该礼让邻里,他的回信只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阅罢,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也主动让出三尺房基地,“六尺巷”由此得名。这个故事所讲的就是清朝父子双宰相的张英和张廷玉家。

曾家是一个大家族,曾国潢没有做官,在家主持家务。曾国藩嘱咐这个弟弟,要好好读《父子宰相家训》,说,“句句皆吾肺腑所欲言”,认为这是修身齐家的典范。由此可见,曾国藩对家风和家训的重视。

事实证明,曾国藩对于家族子弟的教导是正确的,后世子弟无一人是“逆子”,世代皆为有志之士就是最好的证明。

晚清历史上唯一一次算得上胜利的外交活动就是曾国藩的二儿子完成的。他先后出任驻英、法大臣和驻俄大使,他从敌人手中成功收回伊犁地区,签订《中俄改定条约》,他就是曾纪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关于曾国藩的历史人物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关于曾国藩的历史人物故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曾国藩家风家训故事,关于曾国藩的历史人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