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总量变化六个阶段?
人口增速放缓 ,生育率降低
从人口总量上看,全国人口(是指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共141178万人。
与2010年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4个百分点。
数据表明,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5月11日在发布会上表示,虽然我国人口总量增速是放缓的,但仍然保持了平稳增长。
此外,生育率降低。数据表明,2020年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已经处于较低水平。这主要受到育龄妇女数量持续减少和“二孩”效应逐步减弱的影响。
变化二
人口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人口素质不断提升
从人口质量上看,我国人口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人口的素质不断提升。
数据显示,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10年的9.08年提高至9.91年。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10年9.67年提高至10.75年,文盲率从2010年的4.08%下降为2.67%。
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836万人。与2010年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为15467人。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家统计局总统计师曾玉平指出,随着人口素质的提高,人口红利逐步向人才红利转变,人口资源的优势将得到有效发挥,会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推动人口和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中国各省平均年龄?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18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由2017年的76.7岁提高到2018年的77.0岁,孕产妇死亡率从19.6/10万下降到18.3/10万,婴儿死亡率从6.8‰下降到6.1‰。
从人均预期寿命历史数据看,1960年至2015年,55年间中国国民的平均预期寿命增长了32.64岁,增幅达75%。据世界银行数据,1960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为43.35岁,1970年为58.68岁,1980年为66.52岁,1990年为69.03岁,2000年为71.73岁,2010年为75.01岁,至2015年为75.99岁。
就整体而言,沪京津三大直辖市霸榜三甲,在省区排名中,浙、苏、粤、鲁、辽排名前五。非常巧合的是,上面的寿命排行榜中,完全与该地区在全国的发达程度成正比。
全国平均年龄:74.83
1.上海80.26
2.北京80.18
3.天津78.89
4.浙江77.73
5.江苏76.63
6.广东76.49
7.山东76.46
8.辽宁76.38
9.海南76.30
10.吉林76.18
11.黑龙江75.98
12.福建75.76
13.重庆75.70
14.广西75.11
15.安徽75.08
16.河北74.97
17.山西74.92
18.湖北74.87
19.四川74.75
20.湖南74.70
21.陕西74.68
22.河南74.57
23.内蒙古74.44
24江西74.33
25.宁夏73.38
26.新疆72.35
27.甘肃72.23
28.贵州71.10
29.青海69.96
30.云南69.54
31.++68.17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世界历史年龄增幅图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世界历史年龄增幅图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