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世纪到17世纪中西方时代背景?

15世纪到17世纪是欧洲历史上的重要时期,被称为文艺复兴时期和启蒙运动时期。这一时期的背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大航海时代:欧洲国家开始向海外扩张,探索新大陆,建立殖民地,开辟贸易路线。这使得欧洲经济逐渐崛起,并加剧了欧洲各国之间的竞争。

2. 宗教改革:马丁·路德在16世纪提出宗教改革的思想,反对天主教的种种教义和行为。这导致了天主教教育的分裂,还引发了长达数十年的欧洲宗教战争。

3. 经济和政治变革:在15世纪,欧洲开始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转变。经济活动和贸易变得更加自由,出现了新的商业和金融手段。同时,欧洲出现了现代国家,像荷兰、英格兰、法国和西班牙等国家崛起。

4. 科学和哲学思想:这一时期有许多重要的科学家和哲学家,如哥白尼、笛卡尔和伽利略等。他们的工作对现代科学方法和现代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5. 文化和艺术变革:在欧洲出现了文艺复兴运动,人们重新关注古希腊和罗马文化。艺术家们开始创作更加真实和精细的艺术作品,如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的作品。

15、16、17世纪是欧洲民族国家形成的时期,中世纪分散在地方领主和自治城市手中的权力和特权开始向单一的君权过渡。

与这一趋势相伴随,各种“绝对主义”思想在欧洲兴起。

英国君权的扩张是以父权主义和有机体首脑论作为合法性基础的。

戴维·昂德唐教授认为,这两者是16、17世纪英国政治文化的主潮,决定着这一时期政治发展的方向。而在这两者之中,父权主义的影响更大。

长期以来,学术界偏重于研究少数精英人物的政治思想,而对于普遍流行的、已形成为某种共识的政治文化却缺乏足够的研究。

一战发生的历史背景及全过程?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大背景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垄断帝国主义阶段,在全球掠夺资源,倾销产品,但是帝国主义国家有好几个,一个地球不够用了。

在这个大背景下,各个帝国主义国家还有各自的小算盘。

德国是列强中的后发国家,直到1871年统一之后,它才能够全力以赴掠夺海外资源和产品市场。这也让德国吃亏不已——海外好点的地方都被其他列强瓜分干净了,以至于德国人在非洲气得大骂英国的势力范围到处都是。

英法保有最大面积的殖民地,所以它们对德国的贪心深怀恐惧。它们就联合起来,防备德国。具体来说,普法战争中法国大败,让它对德国怀有血海深仇,两国无法和解。英国为了对抗德国,在欧洲大陆选择的最好盟友就是法国。

而在巴尔干半岛上,沙皇俄国积极推行大斯拉夫主义,损害了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半岛上的利益。沙俄扶植的塞尔维亚在半岛上咄咄逼人,也进一步激化了巴尔干半岛局势。在半岛上,塞尔维亚倒向同是斯拉夫民族的沙俄,而奥匈帝国对它们的扩张感到不安,则拉拢利益受损的奥斯曼帝国。最后一战因萨拉热窝事件爆发,也是因为巴尔干半岛上已经玩火多次。

起因:普鲁士为了统一德国并与法国争夺欧洲大陆霸权,于是在1870年 - 1871年与法国爆发普法战争。这场战争以法国大败,普鲁士大获全胜,建立德意志帝国告终。

而普法停战的和约极其苛刻,和约规定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予德国,并赔款50亿法郎。结果使德法两国结怨,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欧洲世界历史背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欧洲世界历史背景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15世纪到17世纪中西方时代背景_一战发生的历史背景及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