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人结婚的礼节?

如皋婚嫁礼俗很多,具体介绍如下:

1、提亲 又称“做媒”、“说媒”。媒人称“大宾”、“月老”。

2、访亲 双方家长各自私访,着重了解品行脾气、身体条件、家庭经济状况等。

3、相亲 媒人陪同男子给女方“看人品”,称“看相公”,女子多不出面,暗中窥看。

4、看人家 媒人陪同女方母亲、姑嫂等人至男家观看,女方中意即在男家吃饭。否则,随时告辞。

5、压帖 又称“发口喻”、“行草纸帖”。用草纸写女子的“生辰八字”,加一空白草纸,以示成双,再用红纸封皮,折成四边有口的方纸包,由媒人送至男家,压在圣柜上右方香炉脚下。三日之内家宅倘有碎碗破甑、夜间响合、孩童纷争之事,皆称“不祥”,即退帖,中止议婚。

6、算命合婚 压帖之后,男方若举家“太平”,则请卜求签,算命合婚,看男女八字相合或相冲。

7、议婚 经媒人斡旋议定,男方给女方金银首饰、礼金或高级衣物等,女方往往提出高要求,索取财礼。

8、定婚 又称“下定”、“行小帖”,选择吉日良辰,由媒人陪同男子到女家行换帖礼,交换龙凤庚帖。定婚后,确认双方联姻关系,男家逢节送礼,女方适当回礼,节的次日接未婚女婿吃饭,商定喜日。

9、迎奁妆 女方在喜日前1~3日内,将嫁妆搬至男家,以多为荣。嫁妆清单由媒人交男方主母点收。

10、铺床 男家请一对三代齐全、家庭安泰及属相相合的夫妇,称“福佬儿”、“福太太”,帮助铺床、搀亲、送房。喜日前,“福太太”为新人缝被单,张帐子,在新房贴窗花、红双喜。铺床时,被中放若干红枣等干果,供孩童摸取。

江苏结婚点唱习俗是什么?

江苏结婚点唱习俗是新娘在婚宴上向新郎点唱歌曲,通常是表达对新郎的爱意和祝福。这种习俗源自于江苏地区的传统文化和民俗,被视为一种浪漫而具有情感的表达方式。在结婚宴上,新娘通常会选择一首富有深情的歌曲,将自己的真情实意通过歌声传达给新郎,同时也是向所有宾客表达对新婚生活的美好祝福。

这一习俗的背后蕴含着对婚姻的美好祝愿和对新生活的热切期盼,充满了家庭和爱情的温馨氛围。

江苏苏州盐城滨海港结婚风俗?

男娶女嫁谓之婚姻,在婚姻过程中,有许多礼仪习俗。它是我国古代礼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汉族社会生活中的六礼(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乡礼、士相见礼)之一。自周代起,就形成了婚俗的六种礼节: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以后的各朝各代各地虽在做法上有所变通,但万变不离其宗。今天的盐城人仍然对婚俗情有独钟,他们仍然按照千百年来形成的民俗操办婚事,其一丝不苟,其排场豪华,让人叹为观止。

不请媒人,这婚事难成。请了大媒,成了姻缘,那媒人又被冷落一边,此所谓“姑娘入洞房,媒人踢过墙”。请了媒人,然后自然是相亲。相亲之后就“发口谕”,要不怎么知道男女生属是否相配呢?没有相克的危险,就能下“红订”了。“红订”只有一张纸,但仅有一张纸是不够的,还不保险,男方需给女方“下礼”。有了这个物质基础,女方的心才稍稍坦实一些。刚刚心里轻松了许多,男方又急不可待地来“送日子”,想“早生儿子早得志”。“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嫁吗?嫁!男女双方忙得不亦乐乎,又是迎妆,又是铺房,还需催妆。进入“正日”,也叫“男日”,就苦了新娘,她“守着富贵”,两天不能吃饭,喝水,只用一点桂元茶保本。然后又被“捺性子”,又要 “跨火盆”,还要“搂猪食缸”,吃“暖门酒”,喝“富贵茶”,听凭人家闹新房和捣窗户。“盐城人家嫁姑娘——摸黑进门”,这讲的是“催妆”;“闹新房无大小”,这说的是或文闹或武闹的闹新房。

闹了新房,这喜事还未有穷期。“三朝”,就是“正日”的后天,新娘要下厨做菜,亮一手绝活,震一震婆家人。男女成亲,当然,男女双方的家庭、亲友也就成了亲家。亲家不知谁大谁小,不知亲情远近,当然要“会亲”了。“会亲”然后“回门”。记住一条:“月内不可空房”,再记一条:新娘未满月,是个“红人”,不得到邻舍串门。当然,这繁文缛节的正面教育意义也许就在于,记住婚姻,珍惜婚姻,而且刻骨铭心,直至地老天荒。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江苏各地的结婚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江苏各地的结婚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如皋人结婚的礼节_江苏结婚点唱习俗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