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民族端午节习俗?

1、满族的端午节。满族过五月端五是为了忻福禳灾。而且五月端五满族还讲究房檐上插艾蒿以防病,还讲究到郊外踏露水,据说用这天的露水洗脸、头和服,可以避免生疮疖、闹眼病。

2、纳西族端午节。纳西族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清晨,家家要吃糖枣糯米饭,喝雄黄酒。门前插白篙、三根葛蒲及两根大麦穗。节日里,集市上还摆设药摊,出售各类名贵药材。妇女们则绣织小香包、小钱包、布娃娃、扇套、笔套等手工艺品。

3、水族端五节。水族有吃素的习俗。据传水族的远祖从江西迁到贵州三都地区,在此开荒种地,创家立业。某一年的秋后,远祖的四个儿子来探望,远祖上楼取肉款待他们时,不慎失足坠楼而身亡。自此以后,水族从端节的第一天开始,只准吃素,直至端节结束后才能吃荤。

4、傣族粽包节。傣族民间节日。流行于今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部分地区。夏历五月初五日举行。节日里,未婚青年男女身着盛装,在村边树下围成一圈唱情歌。然后,小伙子把粽包掷给自己所看中的姑娘,若姑娘也有意,就拾起粽包,双双到附近僻静处谈情说爱,至日落西天时才离去

少数民族有哪些传统节日?


  1、蒙古族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意。此外还有那达慕、马奶节等。

  2、朝鲜族
  其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老人节等。还有三个家庭的节日,即婴儿周岁生日、回甲节(60大寿)、回婚节(结婚60周年纪念日)。每逢回甲节、回婚节时,子女、亲友、邻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寿。

  3、傣族
  傣族的重大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均与佛教有关。

  4、东乡族
  东乡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样,每年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都来源于+++教。

  5、布朗族
  厚南节是布朗族盛大的年节,每逢农历三月清明节后7日,即阳历4月13日—15日举行。 节日里,主要活动是相互泼水,其仪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朴的传统方式——迎接太阳的习俗举行,所以,人们称之为迎接太阳的节日。

中国一共有5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的节日丰富多彩,著名的有:蒙古族的那达慕、傣族的泼水节、傈僳族的刀杆节、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节、哈尼族的扎勒特、藏族的酥油花灯节、景颇族的目脑纵歌、拉祜族的月亮节、苗族的花山节等等。由于一些少数民族信仰+++教,所以出现相同的重大节日,如:古尔邦节 等......

26个民族的风俗?

1、蒙古族:“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每年七八月间举行。

  2、++:开斋节、古尔邦节(宰牲节)、圣纪节。

  3、藏族:藏历年是藏族人民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此外,还有藏历4月15日的萨嘎达瓦节、7月上旬的雪顿节和沐浴节,以及丰收在望时的望果节等。

  4、++尔族:肉孜节(开斋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等。

  5、苗族:苗年、春节、四月八、吃新节、龙船节、清明节。

  6、彝族:传统节日是火把节。

  7、壮族:比较具有民族特点的节日有中元节、牛魂节(又称牛王节)、三月三歌节和吃立节。

  8、布依族:传统的民族节日有过大年、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七月半等。

  9、朝鲜族:元日(春节)、上元(元宵节)、寒食(清明)、端午、秋夕(仲秋)五大节日,还有老人节、流头节等。

  10、满族: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中秋节等。

  11、侗族:春节、端午、中秋、重阳节等。

  12、瑶族:节日较多,有大节日、小节日之分:大节日有盘王节(盘王是瑶族人民的始祖、民族英雄)、达努节(达努,瑶语意为不要忘记,是敬奉始祖密洛陀的节日),小节日几乎每月都有。

  13、白族:年节、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渔潭会。

  14、土家族:赶年、四月八、六月六、大端午、七月十五等。

  15、哈尼族:主要节日有十月年、六月年、尝新节,一些地区也过春节、端午、中秋等节日。

少数民族的节日有哪些 少数民族的节日介绍

少数民族的节日有哪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每个民族的端午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每个民族的端午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四个民族端午节习俗_少数民族有哪些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