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社稷坛设计思想及意义?

社稷坛(Imperial Divine Temple),位于北京市东城区西长安街天安门西侧,面积约360余亩,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的地方。

社稷坛与太庙相对,分别位于天安门的一左一右,体现了“左祖右社”的帝王都城设计原则,主体建筑有社稷坛、拜殿及附属建筑戟门、神库、神厨、宰牲亭等。社稷坛早期是分开设立的,称作太社坛、太稷坛,供奉社神和稷神,后逐渐合而为一,共同祭祀。

1988年,社稷坛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社稷坛建筑特点?

社稷坛建于明代,南北中轴线布局,正北三间,入内有大戟门,门之南为拜殿,殿南便是社稷坛。社稷坛为三层方台,每层用白石栏杆圈围,中间填足三合土。最上层方广四丈七尺九寸五分,中层方广与上层相同。祭台的地基均用汉白玉。上层铺垫五色土,表示五方、五行。相传黄帝居天下之中,其他四方各一统治者:东为太,辅佐者是木神,掌管春天;西为少昊,辅佐者是金神,掌管秋天;南为炎帝,辅佐者是火神,掌管夏天;北为颛顼,辅佐者是水神,掌管冬天。

先农坛和社稷坛区别?

先农坛是明清两代皇家祭祀先农诸神的场所是皇帝祭祀先农神的场所。社稷坛是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的场所。

先农坛:是祭祀神农氏之地,自清雍正二年起,皇帝于仲春亥日,也就是春季第二个月的亥日吉时(大概惊蛰左右),来此亲耕!叫'弓行祀礼,亲御耒耜'。

社稷坛:是明代迁都北京所建的第一坛。社稷是'太社'和'太稷'的合称,社是土地神,稷是五谷神, '人非土不生,非谷不食',社稷成了封建时代国家的象征与代名词。明清两朝历代皇帝于每年春秋第二个月的第一个戊日,要来这里祭祀社神与稷神。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社稷坛有哪些历史文化价值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社稷坛有哪些历史文化价值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北京社稷坛建筑特点,社稷坛有哪些历史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