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三大传说?
1、东部地区一些苗族人崇拜盘瓠,相信“神母犬父”的传说。盘瓠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人物。传说远古高辛帝时,因戎吴将军作乱,高辛答应谁能斩下吴将军之首级,就能封邑赏金,把公主嫁给他。盘瓠咬下吴将军首级而归。盘瓠死后,大家尊奉他为共同的祖先。
2、中部地区一些苗族人认为他们的始祖姜央起源于枫木树心,因而把枫树视为图腾。姜央是苗族古歌中人类的祖先,传说他再造了人类。
3、其他一些地区以水牛、竹子等为自己的崇拜对象。
仓颉造字故事简短150字?
传说仓颉是黄帝的大臣,生有四只眼睛,每只眼睛都有两个瞳仁。一开始,人们看到仓颉的样子,都很惊异。等到后来仓颉创造了文字,人们都说,仓颉之所以生下来就“四目重瞳”,是因为上天派他来做这件大事情,需要让他看得更多,看得更远。
一开始,黄帝分派仓颉专门管理圈里牲口的数目,屯里粮食的多少。这点儿事情难不倒仓颉,他这人特别聪明,做事又尽心尽力,很快熟悉了所管的牲口和粮食,心里都有了谱,难得出差错。
可是过了一些时日,问题来了。原来牲口和粮食越来越多,有时候还不断变化,一会儿增加,一会儿减少,光凭脑袋记不住了。当时又没有文字,更没有纸和笔。怎么办呢?仓颉犯难了。
仓颉整日整夜地想办法,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结绳记事”。他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绳子,表示各种不同的牲口、粮食,用绳子打的结代表每个数目。比如,一头羊打一个结,两头羊就打两个结。不久,这办法也不奏效了。因为,增加的数目在绳子上打个结很便当,而减少数目时,在绳子上解个结就麻烦了。聪明的仓颉又想到了在绳子上挂上各式各样的贝壳,来代替他所管的东西。这样,当牲口和粮食增加时就添一个贝壳,减少时就去掉一个贝壳。这法子顶管用,一连用了好几年,仓颉把牲口、粮食都管理得井井有条。
黄帝见仓颉这样能干,就把部落里的好多事儿统统交给他。每年祭祀的次数,每回狩猎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减,都叫仓颉管。仓颉又犯愁了,这么多事情,用打绳结、挂贝壳的方法怎么搞得清楚?得找到更好的法子才行。
类似水鬼投胎的故事?
有一个刘老汉,人称刘老三,在河边的沙地种起了葡萄,在葡萄成熟时为了防止葡萄被偷,刘老汉就在河边搭了个棚屋,自己和老伴就在晚上时住在这里。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水鬼是传说中被淹死的鬼,因为是淹死的,就不能立即脱胎还阳,需要在黄泉路上游荡三年才能去投胎。水鬼的外貌据说个子很高,大红脸,吐着绿舌头,只有一条腿,在水面上哒哒哒蹦着。水鬼就生活在水里,等着年限到时就把在水边走着的人拉下去,淹死让其变成水鬼,自己就可以投胎了。
而今年有很多人说河里的水今年出奇的急,怕是里面藏着水鬼要祸害行人。刘老三半信半疑,虽然别人说的挺邪乎,但自己为了营生也不能置一园葡萄而不顾。只要自己跟老伴当心点也应该是没问题的。
一天夜里,刘老三呆在自己的棚屋里的时候就听到外面风声呜呜做响,阴森恐怖,刘老三就把门关得紧紧的,准备怎么着都不出去。可是刘老三因为白天吃了不干净的东西,闹起了肚子,他是一忍再忍,而且外面风声大作,吹的树木啪啪作响,仿佛鬼哭狼嚎,让人不寒而栗。可刘老三眼看实在憋不住了,而且要去方便的地方就在离河岸七八丈远的大树底下,刘老三寻思自己也就是出去这一趟,快去快回,有啥动静自己也不去管,反正就这一次,豁出去了。
刘老三就拿起草纸,推开门一溜小跑来到了大树之下,正准备方便呢,就听自己耳朵后边“呜~~”风声不对,仔细一想,是旋风。风声渐紧的时候就听到身后的河水水流湍急,流水声越来越响,几乎要声越三里了,借着月色也可以看到水势越来越高,高出了河岸半丈有余,又听得咔嚓一声,从升高的水面裂出了一条缝,缝隙越来越大,从里面就扑通一声蹦出来一个高个的人形的东西,一下蹦到了河岸上。刘老三躲在树后面,借着月色仔细得看,就见蹦上来的东++腿,高个,脸发红,吐着绿舌头,眼睛跟鬼火似的,跟传说中的水鬼一模一样。这是腾起的水面又咔嚓一声,从里面又蹦出来一个水鬼。两个水鬼朝树这边蹦哒了几步,坐在地上,拿出酒囊喝了起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再造历史的神话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再造历史的神话故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