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咏梅诗句解析?
《咏梅》(王安石)
颇怪梅花不肯开,岂知有意待春来。
灯前玉面披香出,雪后春容取胜回。
触拨清诗成走笔,淋漓红袖趣传杯。
望尘俗眼那知此,只买夭桃艳杏栽。
注释
颇:十分、很。
岂:怎么。
玉面:美好的容貌,这里指梅花。
披:本义是分开,这里指散发。
春容:女子的容颜。
取胜:获得胜利,这里指梅花容颜绝美,超越一切,超凡脱俗。
触拨:触动撩拨。
清诗:清新的诗篇。
走笔:用笔很快地写。
淋漓:湿淋淋地往下滴。
趣:通“促”,催促。
传杯:宴饮中传递酒杯劝酒。
望尘:看见飞扬的尘土。喻捕风捉影。
那:哪。
夭桃:艳丽的桃花。
赏析
首联写人们十分责怪梅花,为什么还不肯绽放,他们怎么知道梅花是在用心地等待着春天的到来?本联先普通人责怪梅花,不解梅花心意,既而诗人回答了人们的疑问,写出了与众不同的梅花,写出了坚持自己本心的梅花。
颔联写梅花似摇曳灯前的美人,她散发着幽幽的清香;还像大雪初霁之后行走于茫茫雪境的美人容颜绝美,艳压群芳。本联运用了拟人手法,把灯下、雪后的梅花比拟为佳人,玉容清香,超凡脱俗。
颈联写眼前高雅的梅花触动撩拨着诗人的情思,不由得提起笔轻触在纸上,快笔写下清新的诗篇;那笔墨打湿了自己的衣袖,却浑然不知,只听得美丽的女子在旁边传递酒杯催促我饮下美酒。本联写梅花展现出无穷的魅力,引发了诗人的诗情、酒兴,诗人笔走龙蛇、红袖传杯。
尾联的意思是:世俗中人的眼中哪知道梅花的这些高贵品质,他们只知道买一些艳丽的桃花、杏花来栽种。上下句之间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一、梅花与桃、杏对比,梅花高洁,桃、杏妖艳,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赞美,对浅薄与庸俗的桃、杏的讽刺;二、诗人与“俗眼”对比,诗人看到了梅花的高洁、坚贞;而“俗眼”却不了解诗人,不了解梅花。再结合“有意待春来”可知,诗人借梅花自喻,表达出自己改革志向不被世人理解的苦闷心情,以及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怀。
王安石海棠花诗句解析?
原文:《海棠花》——宋代 王安石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翻译: 东风轻拂着海棠,花透出美妙的光华。迷茫的夜雾中弥漫着花香,朦胧的月光转过回廊。夜很深了,因为担心海棠会像人一样而睡去,所以赶忙点燃蜡烛,照耀着海棠。
从翻译中分析诗歌手法:诗歌运用手法运用了对比、暗喻.拟人等手法,将诗人的失意以及郁郁寡欢的心情体现了出来。
从翻译中进行字词赏析:一个“恐”写出了我不堪孤独寂寞的煎熬而生出的担忧、惊怯之情,也暗藏了我欲与花共度良宵的执著。一个“只”字极化了爱花人的痴情,现在他满心里只有这花儿璀璨的笑靥,其余的种种不快都可暂且一笔勾销了:这是一种“忘我”、“无我”的超然境界。
翻译中分析诗歌手法:诗歌运用手法运用了对比、暗喻.拟人等手法,将诗人的失意以及郁郁寡欢的心情体现了出来
海棠花(Malus spectabilis)又名海棠、日本海棠等,为蔷薇科(Rosaceae)苹果属(Malus)多年生乔木。
王安石梅花诗句解释?
诗意是: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梅花
宋代: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注释
凌寒:冒着严寒。
遥:远远地。知:知道。
为(wèi):因为。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扩展资料:
赏析
首二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末二句写梅花洁白鲜艳,香气远布,赞颂了梅花的风度和品格,这正是诗人幽冷倔强性格的写照。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
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人物评论王安石的诗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人物评论王安石的诗句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