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释三合一是怎么回事?在中国历史上有何重要意义?
三教合一是指儒教、释教、道教三个教派的融合,其中有儒家立场的三教融合、道家立场的三教融合和佛教立场的三教融合三种类型。对于此种现象,学者多以三教合一统而论之。然而,从三教并立到三教合一,则有一个过程。
一、 三教合一是社会意识发展变化的结果
儒教、道教是中华大地土生土长的宗教,释教,即佛教在东汉传入东土。三大宗教虽然各有教义,所主张各有不同,但是由于三教所依附的社会基础和所发挥的社会作用是相同或一致的,就是在儒家经世致用的框架下展开的,目的是为了皇朝的“鼎祚克昌”和“天下大定”,在这样的基础上,就出现了“三教”的概念。
至隋唐两宋,不仅三教鼎立的局面达到了一个++,三教理念的交流也空前频繁。当时,三教之间关系成了政治上的一个热门话题,隋唐宋诸朝间屡屡举行的三教辩论大会,虽然表面上呈现了三家之间的区别与矛盾,但客观上却为三教的思想交流和融合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并反映了社会政治对整合三家的需要。客观上使三教在内质上加深了彼此的了解与认同。如从唐代起开始风行中国佛教界的禅宗“是一个典型的儒、释、道三教结合的派别”。甚至从唐时起“中医药学是儒、道、佛的一种共同语言和联系纽带”。唐代思反其道,便极力提倡儒家经世之术”,并作为组织上述三教辩论的出发点。思想上的融会贯通必定会见诸于作为思想载体的语言,唐时三教之称也在史书上频繁出现,达到了高峰。可谓彼时之三教连称,系时风所趋,深入人心。
二、 三教合一融和的几个阶段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何老师讲古代历史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何老师讲古代历史故事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