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结婚有什么风俗?
海南婚姻习俗,东西部地区略有不同。在农村,男女双方由媒人说合后,即行槟榔礼。男家以锡盒或银盒盛槟榔为聘礼送至女家,非许亲不开盒,打开盒并取槟榔一枚,即算是定礼了。
在海南临高、儋州、昌江、东方、乐东等西部地区还有“送新妇”习俗,男方家请亲属中的妇女着盛装前往女方家,女方则艳装出迎,奉敬槟榔招待,男方亲属接槟榔后,要给女方红包。而琼山石山地区由于常年缺水,女方还要派人调查男方家有几口水缸,水缸多的人家富有,女方才会畅快地答应。
选了定亲日,男方家就备猪腿、糯米送至女方家,叫做“担迎路”,然后行送日礼,男方还要给女方送彩钱。到商定婚礼那天,新娘出阁前,新娘亲属及村中姐妹都前来探望,大家围成一圈,哭作一团,表示眷恋。迎亲用花轿,有的是步行,昌江地区用牛车。
新郎到女方家时,跨门槛不能触碰门槛,否则会认为不吉利,要被罚做“斋”,更换新门槛。媒人引着新郎、伴郎一行人前往迎亲,伴郎一般为新郎较要好的朋友或兄弟。到新娘家时,小舅子引新郎“踏青草”,才能进门先坐。这时,鞭炮齐鸣,村里人知道新郎来了,争着目睹,对新郎评头品足,逗趣取乐。新郎往往被人们说得面红耳赤,却又不准开口,只能由伴郎开脱。
新郎要给岳父家长辈敬槟榔、香烟。媒人则向大家分发喜糖,散发硬币,小孩子们会拥去争抢,抢到了硬币则被认为一年内将会喜事临门。新娘告别父母后,就由媒人引入轿中,新娘进轿时,新郎要给新娘叩首,表示敬重。于是,迎新队伍开始向男方家走去。
三亚黎族历史?
海南岛最早的居民,黎族的历史渊源是什么?民族习俗有哪些
在我国众多少数民族中既有,被世人所熟知的壮族、彝族、苗族,也有被遮住光芒的布依族、哈尼族和黎族。这些历史悠久、民风淳朴、习俗独特的,曾在古代中国发展史中留下过足迹的民族,都应该被世人所铭记和推崇。
黎族虽然在现代社会中出镜率比较低,并且人口基数仅有大约146万。但是其民族发展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百越”部族中的“骆越”。从历史角度来分析可以得知,黎族祖先应该生活于先秦南方沿海一带。这与现代黎族分布于海南省各地完全吻合,如果从这个角度去分析可以发现,黎族其实就是古代越族中的一个支系。再继续深挖或推演源黎族历史,原来这个少数民族也是古代羌族的后裔。
如果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生活在古代,中国西南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其实都应该是同宗同族的古羌族。只不过在时代变革、朝代更替,亦或是战争、天灾人祸中,不得不四散流离而形成新的种族。海南岛上最早的居民“黎族”
黎族是古代社会中“百越”族群中,隶属于古代越族的一个小众支系。但如果从古代民族发展史去分析,可以发现“百越”其实有很多分支。吴越、南越、扬越、闽越;东瓯、西瓯、骆越等都属于越族支系。
而黎族则属于先秦时期古越族骆越部支系,在秦朝或西汉建立之前黎族先民,一直都被当时中原王朝称为“骆越”。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黎族自古以来,就居住在秦朝时期的百越之地,亦或是汉唐时代的岭南地区。
一、黎族名称变化
1.“黎”有“离”之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乐东的过年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乐东的过年习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