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割据政权?
割据政权,历史学名词,通常指在某国固有版图内占领一隅,但未列入中央政权有效管辖范围的地方势力,割据政权构成要件有二:一是其割据范围的核心区属于割据状态消失之前或者之后的某国固有版图;二是从历史的角度看,其政治宿命必须是回归到割据状态消失之前或者之后的某国中央政权的有效管辖之下。
符合此要件的都可以称之为割据政权,比如西晋末年兴起的仇池氐族杨氏政权、唐末五代的藩镇割据政权、明末清初的郑氏台湾等等。
割据政权,即以武力占据部分地区,在一个国家内形成分裂对抗的局面。
例如——
例1: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资治通鉴》
例2:重镇如割据,权轻绝纪纲。——唐·杜甫《入衡州》
【缘由】在王朝初期,分封制分封的都是皇帝的兄弟和皇亲国戚,血缘关系较近,便于统治。而到了王朝的后期,分封的诸侯和皇帝间的血缘关系越来越远,地方割据也就在所难免。
割据政权是指占据一些土地,行使行政权利和拥有军事势力的小规模政府或办事机构。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割据政权经常出现,有的在名义上接受中央的领导,有的直接反叛中央,另立朝廷。
举例说,东汉末期,袁绍相对于东汉朝廷就属于割据政权了,他拥有自己的管辖区域和军队,但曹操下天子以令诸侯,对他发布命令,他在名义上还是要接旨的。
而元朝末年,各地农民军自成割据政权,每个都有自己的国国名、年号等一些政权标志
西汉末年的割据势力有哪些?
一、割据势力有:绿林军、赤眉军、刘秀、刘永、河北王郎。邓奉、延岑,河西的窦融、西北梁统等等。
二、简介(节选):
1、绿林军,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绿林豪杰起义军之一。新朝末年,天下大乱,新市(今京山县境内)绿林山一代的豪杰纷纷揭竿而起,因其驻扎在绿林山,故称这支义军为“绿林军”。新莽地皇四年,绿林军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拥立西汉宗室刘玄为帝,年号更始,史称更始政权。更始元年,绿林军攻入长安,新朝灭亡。更始三年,绿林军受赤眉军和刘秀大军的两路夹击,最终更始帝投降赤眉军,余众亦被所剿杀,绿林军宣告覆灭。
2、赤眉军,中国古代著名的农民起义军之一。
赤眉军于天凤5年(公元18年)在莒(今山东莒县)起事,首领为琅琊人樊崇,以泰山山区一带为根据地,与政府军对抗。几年之间发展到数万人,其中主要由农民组成,大多不识字,因此以口头传令为主。组织包括地位最高的三老、其次有从事、卒史等名称,大多延用汉朝乡官的名称。
随著赤眉军的发展,在地皇3年(22年)王莽派出其子王匡、廉丹率约十万军队进攻赤眉军,惨遭挫败,赤眉军发展到十万人以上,势力扩及青州、徐州、兖州、豫州各地。
23年,更始皇帝刘玄已即位并攻入长安,赤眉军先是愿意降于更始,但双方随即再度开战,25年赤眉军兵分两路,由樊崇和徐宣分别率领,进攻关中,并拥立汉宗室刘盆子为帝,徐宣任丞相,樊崇因为识字,任御史大夫。同时更始军内部产生内争,将领王匡投奔赤眉军,随即赤眉军攻入长安,杀死刘玄。
新莽灭亡后的割据势力?
首先要说的就是更始政权刘玄。
其实,在刘秀崛起之前,更始政权可以说是中原地区唯一合法的政权,它的创立者刘玄也是汉室后裔,典型的官僚集团。更始帝阵营的主心骨是绿林起义军。当王莽改制导致天下大乱的时候,绿林起义军就是其中之一。他们在与新朝的战役中愈战愈勇,直至拥立刘玄为帝。公元23年,更始大军攻入常安,新朝政权覆灭,刘玄因此也名动天下。
虽然更始帝一度是大家认可的共主,但此人在消灭王莽之后就变得荒淫无度,公元25年,山东另一支农民起义军赤眉军攻入长安,刘玄被杀,更始政府灭亡。
赤眉军
更始政府失败后不久,赤眉军就在长安建立了建世政权,赤眉军首领樊崇拥立放牛娃刘盆子为帝,并正式与天下诸侯为敌。不过,这一段时间,汉光武刘秀却悄然在河北崛起。公元25年,刘秀遣大将邓禹、冯异攻打长安,赤眉军大败,最终西走陇西。不过,二十多万的赤眉军居无定所,为了生计,樊崇最后选择投降刘秀,建世政权也随即覆灭了。
临泾政权
这两大政权之外,西汉末代皇帝刘婴还建立了临泾政权。刘婴是西汉的末代君主,王莽篡汉之前,他就是西汉的皇帝,不过,当时他还处于幼年。公元23年,当更始军攻入长安的时候,刘婴则侥幸出逃,他逃到了临泾地区,并在那里称帝建国。不过,这个政权也没有存在多长时间,仅仅几个月,它就被更始军灭亡。
刘婴之外,河北地区还有赵汉政权。
赵汉政权的创立者是王郎,他本是一名术士,天下大乱之际,王郎在赵王刘林的支持下称帝建国,并定国都以邯郸。赵汉政权是刘秀初期的主要对手,当时刘秀持节正在河北招揽人马,而王郎则派人拼命追杀。公元25年,刘秀终于在河北崛起,这一年,刘秀率领汉军大破赵汉军队,王郎出逃,后被刘秀的追兵杀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历史上的割据势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历史上的割据势力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