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项羽的故事?

与项羽有关的典故

与项羽有关的典故有四面楚歌、鸿门宴、霸王别姬、乌江自刎、破釜沉舟等。四面楚歌讲的是项羽兵败垓下,后被刘邦的军队四面围住,刘邦的军队在晚上高唱起了楚地的歌曲,使得项羽和楚军思乡心切,又以为楚地已被刘邦占领,更是军心涣散。

鸿门宴讲的是:刘邦攻破了秦国都城咸阳,听信手下的建议守住函谷关,不放诸侯进来,以图称王,项羽听闻刘邦已入咸阳十分恼火,就攻破了函谷关,到达戏水之西。范增劝告项羽尽快攻打刘邦,刘邦得项羽的叔父项伯连夜报信,得知此事,刘邦与张良商定后,第二日早晨到鸿门向项羽请罪,称自己无入主之心,令项羽犹豫不定是否杀刘邦。范增便命项庄舞剑为宴饮助兴,实则借机刺杀刘邦,得项伯掩护,最后刘邦在张良掩护下,逃回军营。

霸王别姬讲的是:项羽兵败刘邦,四面楚歌,慷慨悲歌道:“我力能拔山豪气盖世,可如今天时不利我,骓马不奔驰,虞姬啊虞姬,我该怎样安置你啊!”项羽一遍编唱着,边唱边流泪,虞姬和道:“汉军已攻占了楚地,如今四面楚歌,大王的英雄气概和坚强意志已经消磨殆尽,我为何还要苟且偷生呢!”唱摆便饮剑楚帐。

乌江自刎讲的是:项羽带八百多人骑兵于深夜自刘邦军队得重围中冲出,向南跑去,渡过淮河便只剩下一百多人了,到达阴陵时迷了路,问路农夫被告知向左走,被乌江阻拦,乌江亭长正停船靠岸等在那里,劝项羽快快渡江,在江东再起河山,项羽却道:“我带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西征,如今无一人归还,我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即使江东父老怜爱我,不说什么,我心中难道没有愧疚吗?”将跟随自己东征西讨得乌骓马赠与乌江亭长,自刎于乌江前。

项羽霸王别姬的故事?

霸王别姬说的是西楚霸王项羽与虞姬生死离别的爱情故事。

楚汉相争,当时百万汉军团团包围了垓下,而项羽身边只有八百名壮士。项羽感叹自己空有一身顶天立地的力气,却不能打败敌军,发出了一声“虞姬虞姬,为之奈何”的悲叹。虞姬是陪伴在项羽身边的一美人,但项羽要率领精骑准备突围,不得已作歌与虞姬诀别,虞姬也作歌附和。虞姬为了不托累夫君,希望他能够杀出重围,刎颈++。项羽勇敢的杀出了百万大军的包围后,最后在准备渡过乌江时,却选择了放弃,最终自刎而死,也有人认为,项羽是为了与虞姬一起赴死。

项羽的故事简单概括?

破釜沉舟,以一当十

  公元前 208 年,秦将章邯指挥秦军主力合围巨鹿,项羽率兵前往解救。为了表现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心,项羽带领全部军队渡过漳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项羽率军断秦军粮道,与秦军进行了九次激烈的较量,“楚战士无不以一当十” 。秦损兵折将,项羽乘胜追击,迫使章邯率其残部投降。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秦朝被推翻后,项羽在鸿门(今陕西临潼附近)设宴“招待”功臣汉高祖。在宴会上,项羽的谋士——亚父范增几次示意项羽趁机杀掉汉高祖以除后患,但项羽因不忍而不予理会。于是,范增便让项庄以舞剑助兴为名,想借机刺杀汉高祖。汉高祖的谋臣张良看到形势紧迫,就出外召樊哙说:“现在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常在沛公。”于是樊哙持剑闯入宴会厅,当面喝斥项羽不守信义,项羽被樊哙的壮士气势所折服,因而与其对饮。汉高祖借故脱离险境。

  还乡定都,沐猴而冠

  灭秦之后,项羽引军入咸阳,大肆烧杀,咸阳火三日不绝。谋臣韩生劝项羽说:“关中山河四塞险阻,土地肥美,可以作为霸王之都。”而项羽以“富贵不归故里,如同夜间穿锦绫走路,没有人知道”为借口加以拒绝。劝他的人感叹道:“人们说楚人是沐猴而冠,果真不假。”项羽闻听此言,就烹杀了说这话的人。

  十面埋伏,四面楚歌

  因为项羽的刚愎自用和性情残暴而失去各路诸侯和天下百姓的支持,亚夫范增也因项羽过度猜忌而含恨病逝。因此“孤身一人”的项羽军最终在“楚汉之争”中败下阵来,在垓下(今安徽灵壁南)被汉高祖军队围得水泄不通。夜间军营四面皆楚歌,项羽大惊,见大势已去,心灰意冷,遂率数十麾下杀出重围,逃至乌江边,因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力竭自刎身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人物项羽传奇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人物项羽传奇故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三国演义中项羽的故事 历史人物项羽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