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山背母亲的故事?

介子推背母上绵山

介子推,春秋时代周晋人。春秋时晋国的公子重耳因受晋惠公和骊姬的迫害,带着文臣武将狐毛、狐偃、介子推等人逃难到临国,最后被秦穆公送回晋国,当了国君,就是晋文公。晋文公在论功行赏时忘了一个人,就是介子推。介子推出身贫苦,他不做官,只好靠编织草鞋养活老母。

邻居张解见了,劝介子推找晋文公请赏,介子推只是笑了笑,什么话也没说。介子推的老母看儿子织草鞋养家也太辛苦,也劝儿子说:“我儿跟重耳逃难多年,立有大功,为什么不找他谈谈,说不定能得到荣华富贵,不是比你织草鞋强吗?”

介子推说:“主公当上国君,上顺天意,下合民心,我怎么能去争功夺利?我宁愿一辈子织草鞋来养活您。”

老母见儿子这样高洁,也就不再去难为介子推了。过些时候,介子推跟母亲商量说:

“我很爱附近的绵山,那里山清水秀,土地肥美,草丰林密,很适合隐居,我们到那里去吧!”

“我儿志趣高尚,就依你吧!”母亲说。收拾了简单的行装,介子推就背着母亲上路了。张解甚觉不公,替介子推不平,就偷着写了一篇讽刺诗贴在朝门外。诗中写道:“蛟龙逃难,没有深潭可以躲藏,众蛇随它周游四方。蛟龙饥饿,一蛇割肉献上。蛟龙返回龙潭,众蛇住进新房。只有一条蛇没有住处,背着老母流落荒野,十分悲凉!”

手下人揭了诗文进宫献给晋文公。晋文公看了,恍然大悟,惊叹道:“啊呀,我简直是老糊涂了,怎么把介子推给忘了呢?快,快把介子推给我找回来!”

宫人来到介子推原来住的地方,只见一把大锁锁着房门,只好回宫禀告实情。晋文公听后令宫人把张解召到宫中,询问介子推的下落,并说:“能找到介子推,定有重赏。”

关于太和人物的孝廉故事?

宋神宗时代,晚年的苏东坡又得儿子,当时便写了一首小诗来作纪念:“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诗中所谓的“愚且鲁”是一种无奈而又自嘲调侃的语言。苏东坡坎坷的一生屡遭贬斥,但他依然坚持公正清廉,始终没放弃自己的节操和追求。此种高洁的心境、磊落的抱负,是从他幼年时期立志以范滂为榜样时播种下来的。

九岁时,母亲教他读《后汉书·范滂传》时。他读到范滂“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反对宦官、排斥奸佞,被人指为“锢党”,屡遭迫害。建宁二年,朝廷大诛党人,逮捕范滂的诏书下来了,连传达诏书的人都不忍心看到范滂被杀,就只好在驿馆里边哭泣。范滂知道了,就到县令那儿去自首。县令要求与范滂一同逃走。范滂说:“我死了事情就结束了,怎么能够连累你呢!”于是与老母和儿子诀别。母曰:“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苏东坡看到这里,就问母亲:“如果儿子长大后成了范滂一样的人,你会抱怨儿子吗?”母亲回答说:“你能做范滂,我就不能当范母吗!”

范滂的一生究竟做了哪些惊天动地的事让苏东坡用其一生追求。范滂,字孟博,东汉汝南细阳(今阜阳太和县)人。青少年时因德智体全面发展,闻名乡里,便被推荐为孝廉职务。汉桓帝时,宦官专权,对百姓进行残酷剥削。冀州地方连遭饥荒,饥民生活困顿。范滂被朝廷安排为清诏使,前去冀州巡察。冀州许多贪官听说后便留下官印,不等范滂到来便急忙辞职逃走。

后来太尉黄琼召见范滂,重用他为负责检举州县官吏情况。范滂奏劾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20多人。吏部尚书责怪他弹劾过多,怀疑他有私心。对此范滂说,“我举报的不是贪官污吏,岂会让他玷污书简和笔墨!现在因为时间紧迫,暂时先检举些亟待惩罚的,还有一部分等进一步调查证据确凿后再揭发。现在举报贪官污吏,犹如农民锄草,如此庄稼方能长势茂盛。忠臣锄奸,政治得以清明。我如有诬陷他人,甘愿接受任何处罚。”吏部尚书听后无言以答。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品行高洁的历史农民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品行高洁的历史农民故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绵山背母亲的故事_关于太和人物的孝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