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的历史背景?

早在新石器时代,境内即有先民栖息屯居。

春秋末期楚国大夫白善在此筑城,称白公城,属楚地。

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全国为三十六郡,邵阳属长沙郡,东汉末属零陵郡。

三国初属蜀,后入吴。

三国吴宝鼎元年(公元226年),分零陵北部为昭陵郡,郡治设今邵阳市。

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司马炎平定东吴,为避其父司马昭之讳,改昭陵为邵陵。

,移郡治于资江北岸。

唐代设邵州,与邵阳县在今城区同城而治。

宋崇宁五年 (1106) ,分邵州西部置武冈军。

南宋理宗赵均作太子时,曾被封为邵州防御使。

南宋宝庆元年 (1225 年 ) ,理宗登极,用年号命名曾领防御使的封地,升邵州为宝庆府,宝庆之名始于此。

元代设宝庆、武冈 2 府。

明初设宝庆、武冈 2 府,后降武冈为州。

中华民国 2 年 (1913 年 ) ,废宝庆府,设宝庆县,境内各县隶湘江道;民国 11 年直隶于省。

民国 17 年,宝庆县复名邵阳县。

民国 26 年,在邵阳县城设置湖南省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49 年 10 月设置湖南省邵阳区督察专员公署;同时建立邵阳市,隶邵阳县。

11 月,邵阳区督察专员公署更名为行政专员公署。

翌年 7 月,邵阳市升格为县级市。

1955 年 4 月,邵阳区行政专员公署更名为邵阳专员公署。

1968 年 2 月,邵阳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邵阳专区改称邵阳地区。

1977 年 7 月,邵阳市升格为省辖市,仍由中共邵阳地委、地区革委会代管; 10 月,分邵阳地区东北部置涟源地区。

湖南邵阳的由来?

邵阳古代称昭阳.别名宝庆。邵阳最开始是零陵北部置的昭陵县,昭陵又是唐朝皇帝的陵墓,我觉得邵阳的地名还是很模糊,邵阳给人家介绍说是位于邵水之北,所以叫邵阳,

而又说邵字本为昭,司马炎平定东吴,为避其父司马昭之讳。司马昭是三国魏国时期皇帝,改昭陵郡为邵陵郡,昭陵县改邵陵县,昭阳县改邵阳县(以县治位于昭水即邵水之北),邵阳之名由此而得。

然而再来看邵字结构,邵是“召”和“邑”组合起来的字,意思据说是召公的封地人太少,所以取了这个名,希望人口聚集,而召伯又是西周的人物,那么建于春秋时期的白公城最开始应该用的字是邵而不是昭,唯一的解释就是邵阳这地名避讳避的还不是一次,避讳这玩意儿在夏商就兴起了,邵公的封地很大,人却很少,取了邵这个地名是希望人来多一点,等到人多起来的时候,白公善垒土筑城,开始叫白公城,后来想着还是邵公的封地,甘棠布政,筑祠以祭之,改城名的时候自然要避邵公讳,改昭字以替之。不过这些反正都是历史烟云,昭陵,昭阳,邵州,敏州,宝庆,现在看来,邵阳其实也不错,唐代的诗文里面,邵阳出现的频率比邵州还要多。记得看三国那会儿,孔明烧魏军粮草,眼见就要成功了,不料天降大雨,孔明叹道,天不助吾也。我也叹道,这雨还改了一个后来偌大一个城市的名字。

根据历史记载宋代时,全国分为十五路,邵阳属荆湖南路。南宋理宗赵昀 做太子时,曾被封为邵州防御使。他登基做皇帝后,年号为“宝 庆”,就将邵州升为宝庆府,以年号命名封地,以做纪念。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邵阳历史文化英语翻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邵阳历史文化英语翻译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邵阳的历史背景 邵阳历史文化英语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