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丝绸之路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路。在工业化到来的时刻,完成了它的使命。它已被东起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的10900公里国际铁路线所取代。

但是,它仍有可开发的新价值。

   商品交流

   正如“丝绸之路”的名称,在这条逾7000公里的长路上,丝绸与同样原产中国的瓷器一样,成为当时一个东亚强盛文明象征。 丝绸不仅是丝路上重要的奢侈消费品,也是中国历朝政府的一种有效的政治工具:中国的友好使节出使西域乃至更远的国家时,往往将丝绸作为表示两国友好的有效手段。

并且丝绸的西

传也少许改变了西方各国对中国的印象,由于西传至君士坦丁堡的丝绸和瓷器价格奇高,令相当多的人认为中国乃至东亚是一个物产丰盈的富裕地区。 各国元首及贵族曾一度以穿着用腓尼基红染过的中国丝绸,家中使用瓷器为富有荣耀的象征。

此外,阿富汗的青金石也随着商队的行进不断流入欧亚各地。这种远早于丝绸的贸易品在欧亚大陆的广泛传播为带动欧亚贸易交流做出了贡献。这种珍贵的商品曾是两河流域各国财富的象征。当青金石流传到印度后,被那里的佛++供奉为佛教七宝之一,令青金石增添了悠远的宗教色彩。

而葡萄、核桃、胡萝卜、胡椒、胡豆、波菜(又称为波斯菜)、黄瓜(汉时称胡瓜)、石榴等的传播为东亚人的日常饮食增添了更多的选择。西域特产的葡萄酒经过历史的发展融入到中国的传统酒文化当中。

丝绸之路对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

丝绸之路的道路漫长而久远,而且无始无终。在古代,它是传播友谊的道路,也曾经是被战争铁蹄践踏过的道路。今天,人们已经忘却昔日曾经有过的苦难, 而把丝绸之路看作是连结东西方文明的纽带。

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丝绸之路研究计划",把丝绸之路称作"对话之路",以促进东西方的对话与交流。对于中国人民来讲,今天的丝绸之路,是开放之路,是奋进之路,是通向二十一世纪的光明之路。 今天的丝绸之路,除了商贸运输,已经承担了繁忙的旅游重任,大量的游客有感于这条古道悠久的历史,从世界各地涌来。

价值在于:古丝绸之路上的文化遗产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与沿线各国共建“一带一路”,促进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民心相通、文化认同、情感与精神沟通共鸣的重要纽带。是开放包容、平等对话、互鉴共生、互利共赢是当今世界不同文化、不同发展模式的合作交流之道。大学生应学好本专业知识,以备将来在各自领域积极开展各种文明间的沟通对话,找准各方的共鸣点,互利互鉴,共荣共生。

丝绸之路的路线及意义?

  丝绸之路”也称“丝路”,陆上丝路是古代横贯亚洲、联结亚、欧、非三洲的交通道路,全长约7,000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商路。其主要路线东端起自我国渭水流域,向西通过河西走廊,或经今新疆境内塔里木河北面的通道,在疏勒(今喀什市)以西越过葱岭(帕米尔高原),经大宛(今费尔干纳盆地)和康居(今撒马尔罕附近)西行;或经塔里木河南面通道,在莎车(今莎车县)以西越过葱岭,再经大月氏(今阿姆河上、中游)西行。以上两条西行路线会于鹿城(今马里),然后西经和椟城(今里海东南达姆甘附近)、阿蛮(今哈马丹)、斯宾(今巴格达东南)等地,以抵地中海东岸,转达古罗马各地。其支线亦有取道天山北面的通道及伊犁河流域西行者。这条古代东西交通大道,是我国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后形成的。约自公元前二世纪以后千余年间,大量的中国丝和丝织品经此路西运,故称“丝绸之路”。

  除陆路外,古代我国对外交通路线还有海上通道。海上航线,或自中国南部泉州、广州、杭州、扬州等港口直接西航;或经由滇、缅通道,再自缅甸南部利用海道西运;或经由中亚转印度半岛各港再由海道西运。其中最重要的是自泉州经东南亚、西亚到达非洲埃及、肯尼亚等国的海上航路,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我国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曾经率船队七下西洋,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

  丝绸之路虽以运丝和丝织品而得名,但经丝绸之路运输的货物却远远不止这些物品,还有漆器、瓷器、铁器、茶叶等等;而由此路东传的物品有西方的玻璃、宝石、葡萄、石榴、胡桃、芝麻、胡瓜(黄瓜)、大蒜、胡萝卜等,以及大宛马、无花果等。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价值评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价值评估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丝绸之路对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价值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