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诗词歌赋?
一:至后
唐 · 杜甫
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
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非故乡。
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
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
二:冬至下寄舍弟时应赴入京
唐 · 丘为
去去知未远,依依甚初别。
他乡至下心,昨夜阶前雪。
终日读书仍少孤,家贫兄弟未当途。
适远才过宿舂料,相随惟一平头奴。
男儿出门事四海,立身世业文章在。
莫漫忆柴扉,驷马高车朝紫微。
江南驿使不曾断,迎前为尔非春衣
和冬至有关的古诗有哪些?
《小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这首七言律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公元766年)杜甫在夔州写的,那时杜甫生活比较安定,心情也比较舒畅。
此诗写冬至前后的时令变化,不仅用刺绣添线写出了白昼增长,还用河边柳树即将泛绿,山上梅花冲寒欲放,生动地写出了冬天里孕育着春天的景象。全诗反映出诗人难得的舒适心情。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冬至这天,白居易正在邯郸驿,离家很远,这个夜里,白居易想起了家里人。他独辟蹊径,不说自己想家,而说家里人在团团围坐,在想念着远游的自己。
诗人以直率质朴的语言,道出了人们常有的一种生活体验,感情真挚动人。你有这样的体验吗?
《冬至夜寄京师诸弟兼怀崔都水》
唐·韦应物
理郡无异政,所忧在素餐。
徒令去京国,羁旅当岁寒。
子月生一气,阳景极南端。
已怀时节感,更抱别离酸。
私燕席云罢,还斋夜方阑。
邃幕沉空宇,孤灯照床单。
应同兹夕念,宁忘故岁欢。
川途恍悠邈,涕下一阑干。
在这冬至的夜里,韦应物思念京师的兄弟和朋友。
一人在外的韦应物体会着节令时的孤单,孤灯照着床单,想着交好的兄弟朋友,想起曾经一起度过的欢乐时光。可羁旅中的韦应物,此时,也只是涕泪阑干。这个冬至夜,对于韦应物来说,不好过。
《冬至感怀》
宋·梅尧臣
衔泣想慈颜,感物哀不平。
三首跟习俗有关的古诗?
1、立春
习俗:吃春饼、炸春卷
诗句:
春日春风动,春江春水流。
春人饮春酒,春官鞭春牛。
2、寒食节(晋文公规定全国禁动烟火吃凉食以纪念介子推)
习俗:不生火、吃石饼、扫墓
诗句: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时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3、清明节
习俗:烧纸、上坟、踏青
诗句:
无花无酒过清明,
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
晓窗分与读书灯。
4、端午节
习俗:吃粽子、吃菜角、炸糖糕
诗句: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5、七夕节(农历七日初七)
习俗:女人比赛针线活儿
诗句:
未会牵牛意如何,
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
不道人间巧己多。
6、中秋节
习俗:吃月饼、赏月
诗句:
目穷淮海满如银,
万道红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
桂枝撑损向西轮。
7、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习俗:登高、插茱萸、吃重阳糕、喝重阳酒
诗句: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8、冬至
习俗:北方吃饺子、南方吃米团、祭天祭祖
诗句: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到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著远行人。
9、腊八节
习俗:喝腊八粥、腌腊八蒜、祭祖敬神
诗句:
腊八家家煮粥多,
大臣特派到雍和。
圣慈己是当今佛,
进奉熬成第二锅。
10、除夕
习俗:守岁、放烟花、吃粽子
诗句:
事关休戚己成空,
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
又将憔悴见春风。
11、春节
习俗:贴春联、放鞭炮、拜年、吃饺子
诗句:
不求见面惟通谒,
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写到冬至习俗的古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写到冬至习俗的古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