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苦练“永”字的典故?

相传,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用几年的时间,专门写“永”字。他认为,这个字具备楷书的八法,写好“永”字,所有的字都能写好。

以后,王羲之的孙子智永又将这“永字八法”传给虞世南,再后来,经过很多书法家一直传了下来。

王羲之染墨池的故事?

王羲之的家门口有一个水池,他每次练完书法都会在此洗毛笔。过了二十年,天天如此,他把门前原本清澈的水池都洗成了黑色。之后人们便把那水池成为“墨池”了。这个就是“墨池”的典故了。

王羲之东晋人,他创造了一种美观流利的书法字体,被人们称为“书圣”,他从七岁开始练书法。

两晋南北朝历史谁写的好?

《世说新语》(刘义庆)、《魏晋南北朝史》(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陈寅恪)、《悠悠南北朝》(陈羡),这里先推荐这四本关于魏晋南北朝历史的书籍。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每个朝代都有着许许多多值得让人去探讨去深思的故事。魏晋南北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时期,也是政权更迭最频繁的一个时期。想要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推荐大家看看下面几本书。

想要了解魏晋南北朝的历史,《世说新语》不可不读。这是一本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名人们的笔记小说,就像现在的段子集,但是它又比段子集要高级得多。可以说是那个时期轶闻和野史的编集,读完之后会了解到很多人物事迹和文学典故。

王仲荦的《魏晋南北朝史》基本涵盖了每个重要的时间段的各个方面,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等都有提到,内容详细全面,读起来也比较流畅,不过因为写的比较早,有些观念现在看来可能会有一点点落后,但还是值得一读的。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也非常推荐,了解的人都知道,陈寅恪对魏晋南北朝的研究可是非常多的,他的作品之价值肯定也不会低。这本书非常透彻地分析了一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点问题,还有很多细致的考证。

最后再推荐一本读起来轻松一些的——《悠悠南北朝》(陈羡)。这本书在历史角度方面可能不是那么全面,但是整体的语言较为通俗简练,让入门级的读者能够比较快的接受,可以了解到那个时期的重要人物事件以及大概的出场顺序,想了解的话可以看一看。

魏晋南北朝英雄辈出,想要了解那段时期的历史,多看书总是没错的。先读一读入门级的了解个大概,再读进阶版的深入研究。有正经严肃的通史类,也有幽默诙谐的野史类。当然每个人读书的感受都不一样,这里只是个人推荐几本还不错的,有兴趣的话也可以找找其他的哟

晋朝的祖逖出自哪个历史故事?

闻鸡起舞,原意为听到鸡啼就起来舞剑,后来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即时奋起。《晋书·祖逖传》记述:传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他年轻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

关于书法家陆机的故事?

陆机辍笔

  西晋初年,陆机曾撰写《三都赋》,当时出身寒门的左思也在写,陆机对此很不以为然。但当左思历时十年,完成了《三都赋》时,“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陆机看完左思写的《三都赋》之后赞叹不已,将自己的《三都赋》手稿烧掉,以示辍笔。后便有“陆机辍笔”的典故。

巧对王济

  陆机曾到侍中王济那儿,王济指着羊奶酪对陆机说:“你们吴中有什么与此匹敌?”陆机回答说:“千里的莼菜羹,未下的盐豆豉。”当时称为有名的对答。

二陆优劣

  卢志曾当着众人问陆机道:“陆逊、陆抗跟你谁近谁远?”陆机道:“正如同你跟卢毓、卢珽一样。”卢志沉默不语。起身后陆云对陆机说:“远邦异域,理当不熟悉我们的祖辈,何至如此计较?”陆机说:“我们的父亲、祖父名扬四海,哪有不知道的呢?”评论者以此评定二陆的优劣。

骏犬传信

  当初陆机有一只名犬,名叫黄耳,他喜爱它。后来寄寓在京城,很久没有过问家事,便笑着对狗说:“我家久无书信,你能否送信取回消息呢?”狗摇着尾巴叫出声。陆机便写信用竹筒装着系在狗脖子上,狗沿路向南走,便到了家中,得到回信返回洛阳。此后便习以为常。

兄弟异同

  蔡谟在洛阳的时候,看见陆机、陆云兄弟住在僚属办公处里,有三间瓦屋,陆云住在东头,陆机住在西头。陆云为人,文雅纤弱得可爱;陆机身高七尺多,声音像钟声般洪亮,言谈大多慷慨激昂。

戴渊投剑

  戴渊年轻时,很侠义,不注意品行,曾在长江、淮河间袭击、抢劫商人和旅客。陆机度假后回洛阳,行李很多,戴渊便指使一班年轻人去抢劫。他在岸上,坐在折叠椅上指挥手下的人,安排得头头是道。戴渊原本风度仪态挺拔不凡,虽然是处理抢劫这种卑劣的事,神彩仍旧与众不同。陆机在船舱里远远地对他说:“你有这样的才能,还要做强盗吗?”戴渊感悟流泪,便扔掉剑投靠了陆机。他的谈吐非同一般,陆机更加看重他,和他确定交友,并写信推荐他。后来,戴渊在东晋官至征西将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晋朝有谁在写历史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晋朝有谁在写历史故事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王羲之苦练“永”字的典故 晋朝有谁在写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