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火把节的节日寓意?
火把节的习俗历时三天三夜,分为迎火、玩火、送火三个阶段。
火把节第一天:祭火。这一天,村村寨寨都会宰牛杀羊,集体分享,并备酒肉祭祖。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们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
火把节第二天:传火。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聚集在祭台圣火下,举行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小伙们要效仿传说中的阿体拉巴,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
火把节第三天:送火。这是整个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的++。夜幕降临时,人人都会手持火把,竞相奔走。人们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欢乐的人们会聚在篝火四周尽情地歌唱、舞蹈。
火把节的寓意是丰收,因为火把节在彝族是集祈祷丰收、祭祖、娱乐为一体的传统节日,其中核心内容是祈祷丰收。而火把节也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等多个民族的节日,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
维西春节的风俗?
农历正月过年在纳西语中叫“由本吉正”,又叫“库市”,意为“新年”。纳西人的过年习俗很有意思,在云南丽江古城大研镇,春节之前一段时间,古城街市便已空前热闹,人山人海,民间有“达瓦纳西努”之说,意思是“腊月间,纳西人发了疯”,反映出纳西人过春节的盛况。
春节期间,丽江古城纳西人家家户户都喜欢在自家的花瓶里插上几束山茶花。除夕这天,家家户户贴上春联和门神,还在家里的每个花盆上贴上一个红纸上书写的“春”字。祭天和祭祖是纳西人最典型的新年习俗,迄今在纳西族城乡还普遍保持着。
祭祖
除夕吃年夜饭前,纳西人首先要祭祖。丽江古城的年夜饭习俗,最不可缺少的是一个完整的腌制猪头,煮熟后,要在猪嘴上插几朵野山茶花,抬到家里的神龛前,每人向祖先牌位磕头。
从大年初一到初三,丽江古城的纳西人家都要带上各种祭品去上坟祭祖。这几天,丽江古城附近的金虹山、蛇山等各家墓地集中的地方,到处都是络绎不绝的扫墓者。各家到了墓地后,首先要祭山神,每个家庭的墓地上都竖有一个象征山神的石头,究其实,这既是山神,也是一个管辖着一家人墓地、有些类似“土地神”的角色。在祭祀山神和扫墓时,要祭献香烛、纸钱,还祭献野山茶花,每个坟头都要插上几枝。另外一定要祭献酒和茶水,纳西语称之为“日少类少”。然后,大家一一向祖坟磕头祈祷。
祭天
祭天是纳西人春节期间一项很重要的活动内容。祭天是纳西人最大的节日,也是东巴教最大的仪式之一。祭天在纳西语中叫“美本”,“美”是天的意思,“本”意为祭。按传统习俗,每年一般举行两次祭天仪式。第一次是在农历新年,称为大祭天;第二次是在农历七月,称为小祭天。过去,纳西族把祭天与否作为是否纳西人的重要标志,纳西人自称“纳西美本若”,意为“纳西是祭天的人”,以祭天作为本民族的主要特征,可见祭天在纳西人心目中的神圣地位。
东巴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东巴文化是指纳西族古代传统文化,因保存于东巴教而得名。“东巴”意为“教师”、“智者”。他们集巫、医、学、艺、匠于一身,是纳西传统文化的传承者。纳西族多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一带。习俗很多象藏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云南纳西有什么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云南纳西有什么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