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日的由来及习俗?

腊八节早在夏商时代就有腊月祭祀祖先和神灵的习惯,后来佛教传入中原,据说佛教释迦牟尼的成道日是腊月初八,所以就流传了下来。

腊八节的习俗很多,如南方出产大米的地方,用大米加上其它八种食材(地域不同取材差别很大)熬制粥,称腊八粥。北方出产面类作物的地方多食面就像臊子面差不多,称腊八面。还有一些地方用醋泡蒜,称腊八蒜,还有腊八豆腐等。

腊日指的是哪一天?

腊日指的是腊月初八,也叫腊八,是一个传统的民俗节日。这腊日、腊月的“腊”字,其原意是“打猎”,用来祭祀,故“腊”,又是祭名。古代祭祀仪式多在农历十二月举行,自秦代就把十二月叫“腊月”。“腊日”的来历,据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冬至后三戌腊祭拜神。”

可见,汉代确定冬至后第三个戌日为“腊日”。不过,农历按“干支纪日法”,每年的“腊日”是不固定的。到了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才以十二月初八为“腊日”。腊八,除了吃“腊八粥”外,我们北方还兴在这一天用米醋泡大蒜,叫“腊八蒜”或“腊八醋”。

南方还有吃“腊八豆腐”、“腊八面”的习俗。

腊八节的两个习俗是什么?

腊八节,是指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它是中国传统节日,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

腊八节原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又称为“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等,属于佛教的盛大节日。

“腊八”一词最早源于南北朝时期,当时又称“腊日”,这个佛教节日后经历代演变,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节日。

说到腊八节,北方人一定要在这天喝腊八粥。

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年以上了。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

最早是寺庙在这一天熬制大锅粥后免费提供给善男信女。从宋朝开始兴起,到清朝最为盛行,后来演变至民间,每一家这一天都要做和吃的一道主食。

把糯米、大米、小米、玉米、大黄米、绿豆、红豆混合后清洗,泡4个小时左右,电饭锅熬粥档煮,一般2个小时左右,根据自己喜好可以加入莲子、花生米、核桃仁、红枣及葡萄干。

有了浓浓稠稠的腊八粥,一定还要炒上两个小菜,汤上一壶清酒,北方有“过了腊八便是年”之说,这腊八意味着拉开了过年的序幕。

每到腊八节,北方人还会为即将到来的年准备一道小菜——腊八蒜。

酒足饭饱,忙着剥蒜,最好是紫皮蒜,洗干净后剥皮,一定要记得把蒜跟部剔掉,不要再洗,直接装入干燥整洁的可密封的罐中。

泡醋,一定要用米醋,3度的就可以,不用太高度数。

没过蒜表面,然后再加一点白酒,蒜会更加鲜香。

如果喜欢甜口,可以加一点糖,也可以换成蜂蜜。

这腊八蒜不像腊八粥当天可以吃,它要经历日夜交替,白昼阳光照射,夜晚接近零度左右的阴凉地方,一般半个月左右,蒜由白变绿,通身如翡翠般晶莹,这时才可以吃了。它鲜脆爽口,少了蒜的辛辣,醋中融入蒜香,等到三十晚上吃饺子时,蘸着腊八蒜汁一口饺子一口腊八蒜,满口的鲜香,别提有多美了。

老北京过腊八的两个习俗是什么?

岁终之月称“腊”的含义有三: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隋书·礼仪志》记载);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腊者,逐疫迎春”,腊八节又谓之“佛成道节”,亦名“成道会”,实际上可以说是十二月初八为腊日之由来。

中文名

腊八节的传说和习俗

节日时间

腊八节

节日类型

传统节日

流行地区

湖南新化等

节日活动

祭祖敬神、逐疫

节日饮食

腊八粥、煮“五豆”、腊八面、腊八豆腐等

节日意义

祭祖敬神、悼念亡国、寄托哀思

设定时间

宋代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腊日的习俗有哪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腊日的习俗有哪些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腊日的由来及习俗_腊日指的是哪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