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博物馆青铜器有哪些?

中国的青铜器主要指4000多年前用铜锡合制的青铜器物,简称“铜器”。包括有饮器、酒器、水器、乐器、车马饰、铜镜、带钩、兵器、工具和度量衡器等。出现并流行于4000年前直到秦汉时代,以商周器物最为精美。

铜人擎灯,战国。湖北省博物馆藏。1986年荆门包山2号墓出土。通高16.3厘米、灯盘口径8.6厘米。

继西周青铜器后,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青铜器铸作的又一个++期。可分为春秋早期,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早期,战国中晚期3个阶段。

铜爵,春秋至战国。湖北省博物馆藏。通高20.1厘米、宽16.8厘米。

伞状柱纽上饰云纹。正面饰饕餮纹、饕餮目似“臣”字,身、足饰卷云纹。

铜炉,战国中晚期。湖北省博物馆藏。九连墩2号幕出土。通高19厘米、长68.6厘米、宽51厘米。

战国时,手工业得到大力发展,冶铁、青铜器铸造、漆器、丝织业的生产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高。青铜器的制作普遍使用熔铸、焊接、失蜡法和金银嵌错工艺,产生了在铜器表面涂金、鎏金和刻纹工艺,器型轻薄灵巧,花纹细致繁复,具有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水平。

楚王孙渔戟,春秋晚期。湖北省博物馆藏。江陵长湖南边出土。通长17.8厘米、援长16.2厘米、胡长10.5厘米。

春秋中期以后的青铜器以蟠螭纹的流行为标志,山西侯马所出的陶范和旧著录中的晋公?等器物上都有细密的平面蟠螭纹。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 青铜器纹饰发展成浮雕状,繁复的镂空花纹则达到了东周时期青铜器制作的顶峰。

青铜勾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山西侯马送灯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山西侯马送灯习俗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湖北省博物馆青铜器有哪些 山西侯马送灯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