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仓的正确方法?

答:方法:

农历正月廿五日,俗称"填仓节",也叫"天仓节",是旧历正月最后的一个节日,也是民间象征来年五谷丰登的节日之一。如果说"腊八"是春节的序幕,那么"填仓节"就是春节的尾声了。宋代盂元老在他著的《东京梦华录》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正月二十五日、牛羊豕肉、恣飨竞日,客至苦留,必尽而去,名曰填仓。

"填仓",意思就是填满谷仓。按照我国北方民间的传说,是这样来的:相传北方曾连续大旱三年。赤地千里,颗粒不收,可是,皇家不管人民的死活,照样征收皇粮。因此,连年饥荒,饿殍遍地,尤其在年关,穷人更是走头无路,冻饿而死的不计其数。这时,给皇家看粮的仓宫守着大囤的粮食,看着父老兄弟们饿死,实在无法忍受,他毅然自作主张,打开皇仓,救济灾民,把皇家的粮食让人们抢运一空,救了一方灾民。但他向皇家不好交差,就在正月廿五日这天放火烧仓,连同他自己也烧死了。后人为了纪念这个无名氏仓宫,每到这一天,就用细炭灰或柴草灰在院内外打囤填仓,以示对仓官的怀念。据有关史籍记载:

正月二十五日为填仓日,作面汤蒸饭食之,平明以细灰散布门庭内外诸处,作囤形,谓之打囤。分置五谷少许于囤中,覆以甄瓦等物,谓之填仓。

因此,旧时北方民间人家,每当填仓之日,清晨,只听家家户户"嗒!嗒!"一片响声。但见上年纪的人用簸箕或木锹铲上筛过的炭灰、柴草细灰,在门前用木棒敲打,撒成一个圆圆的囤形相粮仓,有的还镶上花边、吉庆字样,以及上粮囤的梯子,并在囤中撒以五谷,象征五谷丰登,来表达人们填满谷仓救仓官的深情厚意。这样,填仓佳话就世世代代地流传了下来.

填仓节早晨吃什么?

所谓填仓,意思是填满谷仓。填仓节,也称“添仓节”,为每年正月二十五,据说是仓王爷的生日,这是中国民间一个象征新年五谷丰登的节日。民间有说法是祭祀土地或者祭磨神。

填仓的正确方法_填仓节早晨吃什么 - 华夏历史

关于这个节日,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节日时间有所不同,节俗也不一样。清人俞正燮《癸巳存麓》记载:“《拾遗记》曰,江东俗正月二十四日为天穿。……池阳以正月二十日为天穿日,以红缕系饼投屋上,谓之补天。”又载“《荆楚岁时记》曰,江南俗正月三十日为补天日,以红丝缕系煎饼置屋上,谓之补天穿。苏轼诗曰:“一枚煎饼补天穿。”

填仓的正确方法_填仓节早晨吃什么 - 华夏历史

华北农村有句谚语“填仓填仓、小米干饭杂面汤”,所以当天吃的美食一般吃这几样:小米干饭、杂面条、蒸五谷、熬鲫鱼汤,还有的地方也会做烧饼。

填仓的正确方法_填仓节早晨吃什么 - 华夏历史

填仓节,我的理解是秋收了,谷子堆进粮仓了。但我们皖南地区,不叫填仓节,叫丰收节,秋收节。有的地方叫嗮秋节。这个节日在我们笆篱山村,家家会做挞粿,就是用面粉做,里面的馅料有南瓜,冬瓜,豆腐,干菜,都要肉泥哦,不然不好吃😄

天仓节的由来?

相传在很早以前,中国北方遇到连年旱灾,赤地千里,颗粒未收。可是封建帝王不顾黎民百姓死活,同往年一样,横征暴敛,弄得怨声载道,饿殍遍野。

却说有个看守粮仓的官吏,目睹这一惨景,于心不忍,便将粮仓打开,救济了百姓。

他知道这触犯了王法,皇帝绝不会饶恕他,于是他让百姓把粮食运走后,就放把大火把仓库烧了,自己也活活烧死。

这件事发生在正月二十五日。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个好心的官吏,重补被烧坏的“天仓”,于是相沿成俗,这一天便成为“天仓节”,后来成为填仓节。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填仓节习俗北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填仓节习俗北方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填仓的正确方法_填仓节早晨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