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愿吾儿愚且鲁全文?

“惟愿孩儿愚且鲁”全诗

《洗儿》

宋代 苏轼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这是一首苏轼写的诗词,具体如下:

洗儿 苏轼

人皆养子望聪明,

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

无灾无难到公卿。

洗儿,一种旧时汉族风俗,婴儿出生三天或满月,亲朋++庆贺,给婴儿洗身。东坡写这首诗,表面看来是自嘲,实际上是对当时社会的讽刺。苏轼极具学问与才情,被公认为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成就极高,中国历史上公汄的全才与文豪。但他不善逢迎拍马,好仗义执言,为此得罪了权贵,屡遭贬官,甚至放逐海南,以致困蹇一生。但他乐观、大度、洒脱、诙谐,从这首诗可见一斑。

辛弃疾各个时期的诗词?

不同人生阶段的诗词

1、青年时期:《汉宫春·立春日》。

作于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作者寓居京口时,当时作者刚刚成家。此词可能是作者从金人占领区南归的第一首作品。此词写民间立春日习俗,表达自己对天时人事的感触,抒发自己怀念故国的深情,以及对南宋君臣苟安江南、不思恢复的不满,并传达出时光流逝英雄无用的无限清愁。

2、青壮年时期:《菩萨蛮·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这时辛弃疾被叶衡推荐为江东安抚司参议官,到南宋已十二年。长期奔忙于各地州府,甚至屡遭诽谤打击,恢复中原的大志一再受阻,壮志未酬却被迫闲居。词人临亭而立,远看巍巍青山,胸中思绪不免激荡,万般感慨,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3、中年时期:《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此词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创作时间在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至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间。辛弃疾在带湖居住期间,常到博山游览,博山风景优美,他却无心赏玩。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

4、晚年时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

此诗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十一月四日。当时诗人已经68岁,虽然年迈,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日夜思念报效祖国。诗人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

描写乡村生活的诗?

以下是一首描写乡村生活的诗:

《乡村生活》

清晨,太阳刚刚升起

云朵还在懒洋洋地躺着

丝丝朝霞,渲染着天空

仪态万千的白鹭飞翔在湖面上

村庄,朴实而温馨

老屋斑驳,柿子树丰收

农家小院,鸡鸣狗吠

纵横交错的田野,浓淡斑驳的色彩

夏日,黄稻飘香

婆婆在稻田里啃西瓜

阿姨在街头买菜

小孩儿迎着阳光飞奔

冬日,白雪皑皑

爷爷在门口晒着太阳

奶奶在厨房煮着稀饭

小孩儿跳着雪球嬉戏

春天,桃花盛开

姑娘们在屋子里绣花

少年们在地里耕田

小溪里,嬉戏的,是溪儿们

乡村生活,简单而真实

清晨的阳光,夕阳的余晖

传统的习俗,悠扬的曲调

让人忘却尘世的烦恼和忧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辛弃疾乡村习俗诗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辛弃疾乡村习俗诗词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辛弃疾各个时期的诗词,辛弃疾乡村习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