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期青塘地区指什么地方?

西宁

1015年以宗哥城为都,1035年迁都鄯州(今西宁市),并改名为青唐城,筑青唐城。在今西宁市城中区南大街以西、西大街以南的地区,建造宫殿。辖湟水流域及部分青海东部、甘肃西北部地域,臣服宋朝中央政权(霞千·西宁城中文史资料第十三辑)。

青唐之意,为盛产骏马之地,从这两个字,我猜想这片土地原生态的面貌应是天空澄澈湛蓝、河流汤汤、水草丰美、骏马奔腾。那时的先民,也应是在悠闲自足的状态下生活着,有树、有花、有草原。

作为唃厮啰政权的都城,青唐古城也曾是宋、金、西夏和元代的西宁州城址,是西宁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历史地位十分重要。

湟州,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名。北宋元符二年(1099)置,治邈川城(今青海省乐都县南)。辖境相当今青海省乐都县、民和++土族自治县、化隆++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北部和甘肃省永靖县西部地区。属秦凤路。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弃之,崇宁二年(1103年)复置。十二月,宋建熙河兰会措置边事司,由王厚任措置边事,童贯任同措置。宣和元年(1119年)改乐州。

中国传统色靛青的故事?

靛青,又名蓝草、靛蓝。这三种叫法的意思分别是:蓝草,指地里生长的蓝色草;靛青,是蓝草加工的成品;靛蓝,因靛青呈深蓝色。乐清人习惯地皆称“靛青”。

上世纪60年代前,中雁荡山区的特产靛青非常红火,不只是满足乐清本邑和温州市各县印染需求,而且远销台州的温岭、黄岩、海门以及福建等外省。除当染料外,还制作常用药品,在乐清经济发展史上写下闪光的一页。

靛青是一种还原染料的植物,中国栽种历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的《荀子·劝学》篇中,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的典故就有:“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里的蓝,即指蓝草。乐清官方记载靛青的文献,始见于明永乐《乐清县志》卷三“货之品”条目,不难推则,其产生必超前于这个时间。

中雁山区历史上种植靛青,以白石镇赤水阳垟村为中心向周边辐射:白石镇的上坭、石门、石门、石井、下坭、半岭山;城北乡的坭垟、里章、济头、山峰垟、黄坛硐;永嘉县的十八陇、青塘、平坑、东章等村。据粗略统计,当时有2000多户,上万亩为园,年产靛青成品5000吨左右。

赤水垟村从小就做靛青牙郎、现年81岁的钱去桃老伯,他说中雁山区的靛青生产最旺盛是在1940年至1956年间,此后靛青就逐渐衰落了。因当时海外进口的“洋靛”(化学合成染料)充斥市场,传统的靛青受到致命性冲击。并且,当年棉布实行统购统销,棉纱奇缺,人们分配到的布料极少,哪有多余白布拿去染色?靛青生产自然趋向式微。

据中雁山区的老人们回忆,上世纪40年代靛青走俏时,赤水垟的250户人家,所有田地几乎全部种靛青,靛青价格最高时100的卖到25银元或700斤谷。由于种植靛青效益显著,一批靛青大户应运而生,出产2000斤成品以上的,就有几百人家。笔者1993年应乐清市地方志编纂办公室之邀,去黄坛洞村采编《浙江省名村志》,发现该村土改时的175户人家中,成分被定为“地主富农”的竟有38户,占总人口的22%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青塘历史故事50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青塘历史故事50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北宋时期青塘地区指什么地方 青塘历史故事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