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关于煮海的记载最早哪个朝代?
人类生存营养中不可缺少盐。人类以盐作调料的历史不可考,中国“煮海为盐”的历史则可追溯到4000余年前的夏代。进入封建社会,盐、铁成为国家两项重大的官营商品。盐、铁管卖,一方面可以保证供应,另一方面,可以作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和调节阀门。
早期海盐,是支起大锅用柴火煮熬出来的。汉、魏以前的历史书上多有“煮海为盐”的记载。开辟盐田,利用太阳和风力的蒸发作用,晒海水制盐的工艺,比起煮海为盐,是很大的进步。
我国是海水晒盐产量最多的国家,也是盐田面积最大的国家。我国有盐田37.6万公顷,年产海盐1500万吨左右,约占全国原盐产量的70%。我国著名的盐场,从北往南,有辽宁的复州湾盐场,河北、天津的长芦盐场,山东莱州湾盐场,江苏淮盐盐场,以及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的南方盐场。每年生产的海盐,供应全国一半人口的食用盐和80%的工业用盐。还有100万吨原盐出口。我国海盐业对国家的贡献是很大的。
冰心与大海有关的经历资料?
冰心出生于海边:1900年10月5日出生于福州。 冰心的父亲谢葆璋是一个海军将领,对幼年的冰心在思想上有很大影响。 谢葆璋是一个具有爱国、维新思想的海军军官,参加过甲午战争,抗击过日本侵略军,后在烟台创办海军学校并出任校长。 冰心在海边度过了童年时代。冰心出生后7个月时,就随全家迁至上海。4岁时迁往山东烟台,此后很长时间便生活在烟台的大海边。 冰心在海上结识了终生的爱人吴文藻。1923年,冰心以优异的成绩取得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的奖学金。在去美国的杰克逊总统号邮轮上,冰心与吴文藻相识。冰心在波士顿的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研究院攻读文学学位,吴文藻在达特默思学院攻读社会学,他们从相互的通信中,逐渐加深了解,1925年夏天,冰心和吴文藻不约而同到康奈尔大学补习法语,美丽的校园,幽静的环境,他们相爱了。 在幼年时,大海陶冶了冰心的性情,开阔了她的心胸;而父亲的爱国之心和强国之志也深深影响着她幼小的心灵。曾经在一个夏天的黄昏,冰心随父亲在海边散步,在沙滩,面对海面夕阳下的漫天红霞,冰心要父亲谈谈烟台的海,这时,父亲告诉小女儿:中国北方海岸好看的港湾多的是,比如威海卫、大连、青岛,都是很美的,但都被外国人占领了,“都不是我们中国人的”,“只有烟台是我们的!”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幼小冰心的心灵。 由以上几点,使冰心与大海结下了不解之缘。 冰心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享年99岁,籍贯福建福州长乐横岭村人,原名为谢婉莹,笔名为冰心 。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为意。被称为“世纪老人”。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
海姓的来源和历史?
海姓是一个相对较为稀有的姓氏,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海氏家族。海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1. 源自海氏家族:海姓源于古代海氏家族,海氏家族是古代中国的一个贵族家族。在先秦时期,海氏家族在各个领域都有杰出的贡献。有些海氏家族成员后来成为了名人,如东汉时期的海瑞,他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道德楷模。
2. 职业姓氏:海姓也可能源于古代的一种职业。在古代,有一种职业叫做“海师傅”,他们负责在海上捕鱼、运输、商业贸易等。后来,这些人的后代可能以“海”为姓,表示他们与海洋的关系。
海姓的历史并不长,在中国历史上,海姓的名人相对较少。然而,海姓作为一个相对稀有的姓氏,依然保持着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家族渊源。在中国,海姓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如广东、福建、浙江等地。在其他地区,海姓人口相对较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福建与大海的历史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福建与大海的历史故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