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著名校友?
20世纪50年代初高校调整后,许杰、徐震堮、施蛰存、徐中玉、钱谷融、程俊英、周子美、余振(李毓珍)、万云骏、史存直、彭鹏、林祥楣等一大批一流学者均执教于华东师大。
从钱谷融先生引发全国讨论的“文学是人学”命题、王元化先生撰就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美学著作,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文学研究方++大讨论,20世纪90年代人文精神论争等,中文系都在学术界赢得了巨大声誉,获得了“中国批评家摇篮”的美誉。70年代,华东师大西语系(今外语学院)还有一个雅号叫“大使培训班”,言下之意是出过许多大使,同时,这个系也有意为国家的外交战线培养一批优秀的人才。
著名校友有:
著名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光未然,系中国作协原党组书记、副主席,老一辈文艺名家,著作颇丰,著名的《黄河大合唱》作词者:
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冯巩,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主席、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他的表演令人印象深刻,作品脍炙人口。
夏雨田,一级编剧,新中国歌颂型新相声的创始人和开路人,曾任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曾获全国相声创作杰出贡献奖,曾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文化人物。
周有光
汉语拼音之父(1906~2017) 周有光(1906年1月13日-2017年1月14日),原名周耀平,出生于江苏常州,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早年研读经济学,1955年调到北京,进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专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周有光的语言文字研究中心...
华南农业大学十大杰出校友?
1.张启发院士,作物遗传育种和植物分子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也是“未来科学大奖”的获得者,可以说是和袁隆平老先生一档的人物。
2.“橘子校长”邓秀新院士,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很遗憾的是我没吃过他的橘子,不过据学长学姐说很甜很好吃,市面上买不到的那种。
3.华农校友邓子新,微生物学家,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武汉大学药学院院长,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国际工业微生物遗传学国际委员会主席。
4.陈焕春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华中农业大学教授[2],家畜传染病学专家,原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1988年博士毕业于德国慕尼黑大学兽医专业,他也曾在前段时间有关新冠肺炎的新闻发布会上发言过。
华农有关的杰出校友太多啦,一时写不完,比如徐本禹、陈耀邦、傅廷栋等等。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校友名人?
郑服丛,广东揭阳人,中共党员,现任海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院长,国务院第六届学位委员会学科组成员,农业部南亚热带作物病虫害监测防控项目牵头专家,热带作物学会副理事长,热带作物学会植保专委会主任。
华南地区的文化历史?
华南地区各省以汉族为主,主要由南迁的中原++所形成。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为了巩固对岭南的统治,从中原迁来了50万人。自秦朝统一岭南2200多年来,本地历史上至少发生过6次较大的++潮。汉武帝平定岭南,留下占领军驻守,历经西汉覆亡和王莽篡政等政治变革,先后又有5批++来到岭南。晋代岭南++被称之为“流人”,北方士族和黎民百姓纷纷逃到东南沿海。北宋灭亡和南宋末年,两度形成士族豪门、平民百姓和抗元将士南逃,两宋时期的++潮从规模上远远超出了两晋。明朝末年,再次有中原++迁徙岭南,逐渐形成广府、客家、闽南三大汉族民系。
华南地区包括“南越”,“西瓯”、“骆越”。自秦朝统一中国后,随着中原++不断南迁,这些百越部落除了一部分和南迁的中原人融合外,大部分迁入山区或往外迁徙,衍化为壮族、瑶族、黎族、布依族、傣族、侗族、畲族、仡佬族、毛南族、京族、仫佬族、水族等的少数民族,南越部落衍化为广东地区的壮族、瑶族、畲族。
另外有中国长江以南的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人口在1700万左右,不仅是中国南方地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亦是全国少数民族之中人口最多的。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占全区总人口35%。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的汉族居民主要使用汉语族的客家话、西南官话、湘南土话和平话、桂南白话等,汉族占全区总人口2/3;区内除壮族、汉族外,尚有仫佬、仡佬、毛南、苗、京等本土民族和一些因工作关系定居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外来少数民族连接等。岭南各族文化主要由南迁的北方中原文化形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华南历史文化名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华南历史文化名人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