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公井婆故事?

过去人们的生活用水,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大多都是靠打井取水做饭饮用。吃水、用水是人们生活中的首要问题。谁也离不开水井

清代时期的北京城,每条胡同里都有好几眼井。有许多胡同都是以井命名的。如:井儿胡同、龙头井、小井、大井、前井、后井、双井、高井甜水井、苦水井、琉璃井、一眼井直到五眼井等,仅以井命名的胡同就有60多条。甚至投毒害人的、跳水自尽的也都利用这水井。本来水井就是造福于人类的,所以人们就更加注意保护水井以安全用水,同时也希中国民间信仰的特点是“万物有灵”。人们会各取所需来选择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家神,井神就是其中之一。

中国古代讲究“五祀”,也就是祭祀门、户、井、灶、土地五神。在祭井神的庙里常设有龙王的位置,因为民间总是把水与龙联系在一起,所以井神娘娘的形象是一乘龙的女神。因此在老北京的一些水井前,多用方砖筑成二三尺高的小庙,庙门前放置香炉蜡具,祀龙王木主。早晚都要上香,称之为“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炷香”。清代在丽水县大平坊鹤鸣井旁,就建有一座顺懿庙,庙内供奉着一位女性井神。据说这位井神管的事就太多了,有来求子的、求福的、求寿的…见,只有很少的水井旁造有神龛,供奉井神。有的井神被雕成两座石像,并肩坐在井边,一男一女形成了一对配偶神。这对井神夫妻称为“水井公”和“水井妈”。

各地都有祭井神的习俗,每到年节都要在井边供井神,一般都要用蜜食供品,为的是求井神保佑井水清甜无毒,水源不断。

民间传说,每年除夕井神要去东海向龙王爷汇报一年的供水情况初二才能回来。因此人们初一是不挑水的,初二一大早再去打水,这叫“抢败人们对井的保护神是非常崇拜的,每当打新井时,要树一面红白的条旗,为的是保证水的充足。产妇第一次上井台挑水,一定要敬拜插柳技,请井神忙助龙王降雨。

踩井盖的传说?

对于踩井盖,有个传说,在古代的时候,修路遇到了一口枯井,于是就用盖子盖了起来,当地人都知道,故而行走时都会绕开,但有一户外地人由于不知道,一不小心就惹下了大祸,后来幸得一老者指点,才得以躲避。不可踩井盖由此开始盛传,后来就慢慢流传开了。

腊月初八风俗习惯?

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也就是腊八节,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后经历代演变逐渐成为中国民间家喻户晓的传统节日!在东北过了"腊八我是年,当天会做腊八粥,腊八蒜,有些地方还祭祀先祖,神灵(门神,宅神,灶神,井神)尤其是在农村为的是祈求丰收,吉祥!从这天起就开始为春节做各种准备了。

在我国北方,有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之说,过腊八意味着拉开了过年的序幕。每到腊八节,北方地区忙着剥蒜制醋,泡腊八蒜,吃腊八面腊八粥。在南方腊八很少提,腊八节是典型的北方节日

湖南省十大特色年俗?

关于湖南省十大特色年俗:

长沙:“年财佬、出天行”

年三十夜,长沙农村家家火炉中燃着一个枫树蔸(或松、栗等树蔸),叫“年财佬”。

株洲:“开门炮、拜六神”

初一凌晨的“开门炮”后,株洲各家男女穿新衣,先拜祖宗,再拜六神(灶神、檐头神、白虎爷、井神、土地神、财神)。

湘潭:“接龙”、“打抽丰”

从正月初一到十五,不论是湘潭的农村或城镇,到处可以看到舞龙灯。

衡阳:“关财门”“坐岁”

衡阳地区在春节有其独特的习俗,三十日名曰“除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井神的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井神的习俗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踩井盖的传说,井神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