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送鲅鱼由来?
“鲅鱼跳丈人笑”,这是一句非常有青岛及胶东特色的俗语,说的就是每年春季开汛时节,青岛的准女婿们都会挑选几条个头大、分量足、成色好的鲅鱼送给老丈人,以讨得老丈人欢心,以便顺利将青岛姑娘迎娶回家。成家的女婿则会和媳妇一起回娘家送鲅鱼。每年鲅鱼汛开始,青岛的小辈子女们都会抢先买条鲜鲅鱼送给老人。
给老人送鲅鱼的习俗相传是源自一个动人的故事。在很久以前,有个叫小伍的孤儿,被一位善良的老人收养,后来老人又把女儿许配给了小伍。有一年春天,老人突然病倒,弥留之际想要再吃口鱼。尽管此时海上风浪大做,但小伍为了报恩,冒险出海打鱼。遗憾的是老人最后也没等来小伍打的鲜鱼,在临终前老人说,小伍是个好孩子,难为他了,罢了,罢了……说完就咽气了。
从那以后,夫妻俩每年年春天到老人的坟前供上这种初春刚捕到的大鱼,并按老人死前口中念叨“罢了”为这种鱼起名为“罢鱼”。故事就这么代代相传,逐渐成了青岛市尤其是沙子口一带讲求孝道的美传。
青岛本地人吃的海鲜?
1.蛤蜊。“蛤蜊”青岛话叫作“嘎啦”,“吃嘎啦、哈啤酒”是青岛的地方美食名片。尤其是青岛红岛海域的“红岛蛤蜊”,皮薄肉肥、鲜嫩多汁。
2、海蛎子,学名叫牡蛎,也叫生蚝。青岛的海蛎子有两种,一种是大个头的海里养殖海蛎子;一种是小个头的野生海蛎子。大海蛎子肥硕鲜美,小海蛎子汁多嫩滑,各有特色。
3、蛎虾。学名叫作“鹰爪虾”。是青岛海域特产的一种野生虾。这种虾无法养殖,只能海捕。
4、八带。也叫八爪鱼、学名章鱼。在青岛,八带有两种,短爪的口感更脆嫩、长爪的口感更筋道。
5、海螺,外面一层厚厚的大海螺壳,肉在里面。螺肉紧实鲜美、鲜香弹牙,是海鲜里非常受欢迎的品种。
6、虾虎。也叫皮皮虾、琵琶虾。
7、螃蟹。到了每年的8月份,大量螃蟹上市,既便宜有肥美。
8、鲅鱼。学名马鲛鱼。鲅鱼的肉很厚、鱼刺很少,是野生的深海鱼。在青岛由于习俗的原因,鲅鱼是本地鱼里地位最高的鱼之一。

吃
青岛是一座海滨城市,俗话说靠海吃海。青岛本地人最常吃的海鲜首推蛤蜊。
青岛红岛产的蛤蜊最有名气,又肥又鲜,是人们佐餐的美味佳肴。
其次就是鲅鱼,沙子口产的本地鲅鱼非常好吃。青岛有个讲究,每年要给岳父送鲅鱼。
鲅鱼送丈人典故?
在民间流传这样的故事,有一个父母双亡名叫小伍的孩子,被一位老人收养,收养他的老人后来将女儿许配给小伍为妻,有一年春天老人突然病倒,垂危之时想吃鲜鱼,可天公不作美,天天刮大风,小伍冒着生命危险出海了 。
女儿守在母亲的身边不停地说:“娘啊娘,你先别咽气,小伍一会儿就回来了。”老人听后点了点头:“好孩子,难为小伍了,罢了,罢了……”话没说完老人就咽了气。就在此时小伍拿了一条大鲜鱼跑了回来,可老人已经去世了,夫妻二人悲痛欲绝,抱头大哭,只好把鲜鱼做熟后供在了老人的灵前。
从那以后,小伍夫妻每年都要在老人的坟前供上这种初春刚捕到的大鱼,并按老人死前口中念叨 “罢了,罢了”为这种鱼起名为“罢鱼”,即现在的鲅鱼。
此事传开后,人们从小伍的经历中得到启示,那就是,老人能吃的时候,一定要让老人吃够,老人想吃的东西一定要让老人吃上,尤其是春天的鲅鱼。于是,春天送鲅鱼孝敬岳父岳母就这样积久成俗,流传至今。
鲅鱼礼是青岛人富含文化意蕴的古老传统,表达的是晚辈对长辈的感恩和孝顺。鲅鱼节不仅仅是美食节,更是一个传承孝道的文化节。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青岛送鱼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青岛送鱼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