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的由来和历史?

大约五千年前,华夏先民以大大小小诸多部落的形式,活跃于黄河中下游区域。

那时,最强大的部落有三个,分别是黄帝部落,炎帝部落,以及蚩尤领导的九黎部落联盟。

为了争夺部落联盟老大的位子,黄帝、炎帝于阪泉爆发战争,最终炎帝战败,向黄帝俯首。炎黄部落以及依附于两大部落的诸多小部落从此组成了联盟。

然而此时,位于东方还有一个强大的部落联盟。为了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野心勃勃的蚩尤,毅然率领部落勇士入侵炎帝部落领地。炎帝大败,向联盟首领黄帝求救。

唇亡齿寒,同样了然蚩尤野心的黄帝断然参战。炎黄同蚩尤大战于逐鹿,双方惨烈厮杀,蚩尤终因以一敌二,力尽败亡。

黄帝携大胜之势,于泰山之巅,会合诸多部落,举行了隆重的封禅仪式,告祭天地。

自此,更加庞大的华夏联盟形成了,华夏部落也由此诞生。

当然,这个时代的部落人还没有华夏的概念。华夏这一族群概念,要始于春秋“诸夏”。

春秋战国至汉初的文献中,黄帝被广泛提及。但在初期,他只是和伏羲、共工、神农等古帝王处于同一地位。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黄帝的地位逐渐上升为了“人文初祖”,成为了所有人共同的始祖。

难理解吗,不能难理解!春秋战国年间,人们已经对民族融合有了现实诉求,而为了有利于整合民族,要怎么做呢?

首先,我们需要有一个各民族共同的始祖。就好似,你的祖先是黄帝,好巧,我也是。接着说彼此融合的事也就容易些。而横跨数百年的春秋战国时期,又为各个族群的融合提供了强有力的条件。华夏民族也自此形成。

读了颛顼的孩子们的故事明白了什么道理?

五帝本纪》是《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中的第一篇,记载的是远古传说中相继为帝的五个部落首领——黄帝、颛顼(zhuān xū,专须)、帝喾(kù,酷)、尧、舜的事迹,同时也记录了当时部落之间频繁的战争,部落联盟首领实行禅让,远古初民战猛兽、治洪水、开良田、种嘉谷、观测天文、推算历法、谱制音乐舞蹈等多方面的情况.这些虽为传说,但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地下文物的发掘来看,有些记载亦属言之有征,它为我们了解和研究远古社会,提供了某些线索或信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就是从这远古的传说开始的,黄帝和炎帝两个部落的联合,战争,最后融为一体,在黄河流域定居繁衍,从而构成了华夏族的主干,创造了我国远古时代的灿烂文化.

司马迁写作《五帝本纪》主要取材于《世本》《大戴礼记·五帝德》和《尚书》.材料安排巧妙是本篇的突出特点,如黄帝与蚩尤的涿鹿之战、与炎帝的阪泉之战,并非不可以重笔描绘,但都只是平平带过,而把笔力集中到尧、舜二帝身上去.这或许有材料不足的原因,但其效果是既突出了由黄帝开创,由尧、舜继承并发扬光大的帝王事业,又使历史事件与全篇的结构极其和谐.在叙写方式上,本篇开头对黄帝、颛顼、帝喾的记述,都是用叙述的口吻,侃侃道来;到了本篇的中心部分,则又利用了叙议结合,叙事中穿插对话的方式,既突出了尧、舜知人善任、从谏如流的部落联盟首领的政治家风貌,也烘托出为历代儒家所日夜思慕的自由、民主、君臣和睦的祥和政治气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故事37史记的诞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故事37史记的诞生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华夏的由来和历史 历史故事37史记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