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生产民俗?
正月二十五日是满族的添食节。满族农民家家在这天都要在清早起来时,将灶膛柴灰扒出来,在院中撒三个大灰圈,象征是粮食囤子,在“囤”子里面扬几把五谷杂粮,寓意今年还是粮食满囤。妇女们在这天早上都要煮黏高粱米饭,用大碗装好放在粮仓里,男人们用秫秸编制一辆小马车,一把锄头、一个犁杖,放在饭碗顶上,意思是犁好田,粮食高产,马往家里拉。
饭碗这天要添三次,次数越多越好,以示粮多、仓满。连续添饭三天,祈求哈什神(即仓神)保佑“种好田,多打粮,车马运不尽,哈什日日有余粮”。因此,满族人称二十五这天为“添哈什”日,汉译是“填仓日”。
满族的祖先最初是渔猎民族,后来才逐渐转入农耕,千百年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耕习俗沿袭下来:
压帘子:在腊月三十晚上,专用一口锅刷净,添上净水,放上帘子,帘子上放了枚大钱,一片黏糕,一条熟鱼,盖上锅盖,叫做“压帘子”,意味着新年不空锅,取连年有余之意,以求丰衣足食。压帘子风俗反映出满族先民忙于渔猎、采集、农耕,腾不出每顿饭都现做现吃,常把上顿剩下的饭菜放在锅里帘子上,吃时方便,以争取更多时间用于生产劳动。
验月份:因地区不同,做法也不同,有用豆面蒸灯方法,用手将豆面捏成面灯样,灯碗边掐一个牙代表是一个月份,放锅里蒸熟后,看哪个灯碗里有水,那代表哪个月有雨水。还有用一截秫秸一破两半,按一年12个月顺序在里面镶12粒黄豆,然后再合上秫秸用线缠牢放水缸里泡上,三十晚上泡上,初一早上拿出来看,哪个豆粒胀得大小,测量哪个月份的雨水多少,以确定在新的一年里种什么农作物能丰收,如四五月天旱,则种谷子,若预示是“涝”,则种豆子,故有农谚“旱谷涝豆”。
东北过年腊月习俗顺口溜?
腊月顺口溜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炖猪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除夕的饺子年年有。 忙年歌,为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的传统民间儿童歌谣。又称其为过年谣。忙年歌利用童谣的方式,将各个地区的春节民风民俗都体现了出来。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沥沥拉拉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东北过年的衣食住行?
如果在东北过年,你的衣食住行就按以下方法进行安排,首先一具有代购足够的棉衣,就是羽绒服特别要有长款。
这一各要穿长靴或者棉质的这种皮质的棉鞋时吃的呢,你可以在当地进行吃当地移动菜为主,但是如果你不习惯的话可以带点你本地的特产也可以满足你的需求住呢,东北的住相对是比较便宜的,你在网上随便订酒店,既可以行呢,就是你根据你的旅游的线路进行安排。
有民谣道出东北过年的习俗:二十三,送灶王;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冻豆腐;
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衣食住行是全民最基础的事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东北农家春节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东北农家春节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