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姓的来历和传说?
倪姓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牧童鲜卑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魏书·官氏志》的记载:后魏代北复姓贺郳氏改郳姓,后又改为倪氏。贺郳氏,其祖先为慕容鲜卑的分支吐谷浑部,在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政策时,将其多改成汉字单姓,一部分人称贺氏,亦有一部分人称郳氏,后随着融入汉族的历史过程,改称倪氏。
倪姓,是由郳姓改来。在殷商之前,黄帝后裔就建立了邾娄部落。周武王灭商后,邾娄被封为诸侯国,称为邾,其古都在峄山之阳,今邹城市内。周公旦摄政时期,为了削弱诸侯国的势力采取分而治之的办法,借邾国夷父颜有功于周室,封其次子友郳地,故叫郳国。因从邾国分出,故名小邾国(又称郳国),位于山东山亭东江遗址。叔术到滥,建立了郳国(以倪立国)。
秤砣倪姓起源?
倪姓,是由郳姓改来。
在殷商之前,黄帝后裔就建立了邾娄部落。周武王灭商后,邾娄被封为诸侯国,称为邾,其古都在峄山之阳,今邹城市内。周公旦摄政时期,为了削弱诸侯国的势力采取分而治之的办法,借邾国夷父颜有功于周室,封其次子友郳地,故叫郳国。因从邾国分出,故名小邾国(又称郳国),位于山东山亭东江遗址。叔术到滥,建立了郳国(以倪立国)。
“郳”、“倪”为同源字,一城邑,一姓氏,“郳”去“邑”为姓氏“倪”。这是倪姓源于山亭故地的依据。
宋代以后,倪姓之杰出人物多见于史,出现了倪思、倪美堂、倪赞腾、倪闪、倪文一、倪涛、倪祖常、倪朴、倪天隐等名垂青史的人物。
得姓始祖
倪宽。千乘(今山东广饶县)人,西汉大臣,水利家。治《尚书》,历侍御史、中大夫、左内史等职,后拜御史大夫。在任期间,重视水利建设,调发民工,于郑国渠上流南岸,开辟六辅渠,使周围高地得以灌溉。他政绩卓著,得到人民拥护。宽乃颛顼后裔。周武王时,封颛顼后裔于邾,传到夷父颜时,由于有功于周天子,就将其次子友(一说肥)别封为附庸,居于郳,因郳为邾之附庸,所以又称小邾国。其曾屡次从齐桓公尊王攘夷,所以荣耀一时。战国时郳国被楚国所灭,子孙便以国为氏,后由于避仇,去掉“邑”旁成 姓,后又加“人”旁成倪姓。因郳国始封于谁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其后裔倪宽见诸史册,名声显赫,故后世倪姓尊倪宽为倪姓的得姓始祖。
出自曹姓,黄帝后裔邾武公次子之后,以国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姓氏考略》及《辞源》所载,春秋时期,邾武公将次子封于郳(又称小邾国,故城在今山东山亭东江遗址境),建立郳国,为邾国附庸。子孙以国名为氏,称为郳氏。战国时郳国被楚国所灭,为避仇改氏为儿(念ní,不简作“儿”),再后又以郳去“阝”加“亻”旁成倪姓。汉初有御史倪宽,其先即为公子肥后裔。
临沂有山亭区吗?
临沂没有山亭区,山亭区是枣庄市的。
山亭区,简称“郳”,古称合乡县。隶属于山东省枣庄市,位于枣庄市东北部,北靠邹城市,东邻兰陵县、费县、平邑县,西邻滕州,南部与市中区和薛城区接壤。地理坐标为:北纬34°54′00″—35°19′20″,东经117°14′00″—117°44′20″之间。截至2016年,山亭区辖9镇、1个街道,268个行政村(社区),总面积1018平方公里。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山亭区常住人口为406722人。
山亭,古为三国故都(小邾国、郳国、蔇国),考古发掘了距今约15000年的“东江遗址”细石器。《 孟子离娄上》载山亭沧浪渊曾是孔子闻歌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源于此。初唐诗人王勃在《山亭兴序》中一句“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文兴笔落之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邹城东江的历史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邹城东江的历史故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