辗转相除法、更相减损法和秦九韶算法的历史?

辗转相除法, 又名欧几里德算法(Euclidean algorithm)乃求两个正整数之最大公因子的算法。它是已知最古老的算法, 其可追溯至前300年。它首次出现于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第VII卷,命题i和ii)中,而在中国则可以追溯至东汉出现的《九章算术》。它并不需要把二数作质因子分解。

更相减损术,又称"等值算法"编纂于秦,书成于汉代。

“关于约分问题,实质是如何求分子,分母最大公约数的问题.<九章算术>中介绍了这个方法,叫做”更相减损术”,数学家刘徽对此法进行了明确的注解和说明,是一个实用的数学方法,中学生应该掌握它.

例1.今有九十一分之四十九,问约之得几何?

我们用(91,49)表示91和49的最大公约数.按刘徽所说,分别列出分子,分母,”以少减多,更相减损,求其等也,以等数约之,等数约之,即除也,其所以相减者皆等数之重叠,故以等数约之.”列式如下:

91 49

1 49 42 1

42 7

5 35

7

这里得到的7就叫做”等数”,91和49都是这等数的重叠(即倍数),故7为其公约数.而7和7的最大公约数就是7,(7,7)=7,所以 (91,49)=(42,7)=(7,7)=7

更相减损术在现代仍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吴文俊教授说:”在我国,求两数最大公约数即等数,用更相减损之术,将两数以小减大累减以得之,如求24与15的等数,其逐步减损如下表所示: (24,15)->(9,15)->(9,6)->(3,6)->(3,3)

四年级重叠问题公式?

答:三种重叠问题的所有公式:总数-重叠物体个数=数量。

A∪B∪C表示ABC三个圆圈覆盖的面积;A∩B∩C表示符合三个条件,在实际的解题中注意两点:

①有不符合ABC任意一项的。

②A∩B是包含A∩B∩C,仅满足A∩B=A∩B-A∩B∩C,其他同理。

定义

如果被计数的事物有A、B、C三类,那么,A类和B类和C类元素个数总和= A类元素个数+ B类元素个数+C类元素个数—既是A类又是B类的元素个数—既是A类又是C类的元素个数—既是B类又是C类的元素个数+既是A类又是B类而且是C类的元素个数。(A∪B∪C = A+B+C - A∩B - B∩C - C∩A + A∩B∩C)。

累加叠加计算公式?


1 是指对一系列数值进行累加或叠加的数学公式。
2 计算累加时,公式为:S = a1 + a2 + a3 + … + an,其中a1到an为要累加的数值,S为它们的和。
3 计算叠加时,公式为:P = a1 × a2 × a3 × … × an,其中a1到an为要叠加的数值,P为它们的积。
延伸内容:是在各种数学和统计问题中都会用到的基础工具,例如计算平均数、方差、标准差等。
同时,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中,也被广泛应用于算法设计和数据处理等方面。

什么是线性偏微分方程的叠加原理?

在数学物理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几种不同原因的综合所产生的效果,等于这些不同原因单独产生效果的累加。叠加原理适用于任何线性系统,包括代数方程、线性微分方程、以及这些形式的方程组。叠加原理适用范围非常广泛,数学上线性方程,线性问题的研究,经常使用叠加原理。

在物理学与系统理论中,叠加原理,也叫叠加性质,说对任何线性系统“在给定地点与时间,由两个或多个++产生的合成反应是由每个++单独产生的反应之和。叠加原理可用于利用线性化分析一个非线性系统的已知解的小导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数学重叠问题的历史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数学重叠问题的历史故事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辗转相除法、更相减损法和秦九韶算法的历史 数学重叠问题的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