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告诉我“自古忠孝难两全”是谁说的吗?

【伍子胥】

忠孝诚无报,感义本投身。日暮江波急,谁怜渔丈人。楚墓悲犹在,吴门恨未申。

翻看了《史记》中的《伍子胥列传》,对这个与吴越历史有着极深渊源的人物有了几分认识,有些感慨,一种无法畅快的郁郁情节,因为都是吴之氏。

虽然说伍子胥出生楚国,但更多的生命时光还是为吴而逝,乃至后代亦在吴国耕作生活。当然历史是在发展中前进,去感伤已逝的人未免有些伤害大众的历史情节。

不得不承认勾践是枭雄,而伍子胥的下场也是一种无奈。子胥的遭遇在项梁身上也有曾重现,历史的相似说明子胥是一个有大众同格的人。

首先他执著,父兄皆被楚平王诛,诈死以出楚国,后辗转诸国,到吴国也经历风波之后再入朝廷。如果不是有一种报仇的信仰,或许历史上的伍子胥就算活了,也是被历史载在同诛于其父、兄之时。这点使他在生活中甘吃千万苦,为报一身仇。许多历史的人物也大多是因为有所负,才成其伟业的,越王勾践就是一个。

执着的本身并没有错,关键在顺境中可以保持清醒是难得的。子胥千不该万不该倒行逆施,将楚平王鞭尸三百,为世人所不容,天道之难容,是故申包胥走秦告急,痛哭七日求得亲王五百乘救楚出吴。伍子胥也算是一个有雄韬大略之人,他所能看到的不仅是事情的表相,所以他可以在吴夫差的身边扶摇直上,报仇的冲动总有失情理,虽当时孔子尚未相鲁,一种无主流意识的民众心态还是难以接受子胥的行为。

夫差疏远子胥,加之馋人的挑拨,最后在功齐不功齐之中成为牺牲品,或许是天道的惩罚,或许是夫差的错误,无论如何,伍子胥死了,为他的执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报字解析及历史人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报字解析及历史人物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谁能告诉我“自古忠孝难两全”是谁说的吗 报字解析及历史人物